[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房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6972.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能升;刘文龙;叶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E04D13/18;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房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房顶。
背景技术
在夏天,阳光直射房顶,房顶的积聚的热量会越来越多,温度会越来越高,并且房顶的热量会向下传递,使得顶楼的房间温度过高,影响居住。
现有技术中专利授权号为CN204278648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反光隔热屋顶,其结构是在屋顶上铺设有反光膜,通过反光膜将太阳光反射,起到隔热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浪费了太阳能,没有将太阳能合理的利用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房顶,具有集防热和太阳能收集为一体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房顶,包括楼顶基层和设立在楼顶基层上的围墙,所述楼顶基层上设有玻璃平台,所述玻璃平台下方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下方设有隔热层,所述围墙的一对相对的墙体上设有与散热层高度相对应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层内设有用于支撑玻璃平台的支撑台,两两所述支撑台之间固定有太阳能电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光透过玻璃平台照射在设置在散热层内的太阳能电板上,使得太阳能电板工作将太阳能进行储存,同时散热层由于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及时的排出,使得热量不易堆积,实现了房顶集防热与储能为一体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在一侧墙体上的位置靠近隔热层,所述散热孔在另一侧墙体上的位置靠近玻璃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原理,热空气从靠近玻璃平台一侧的散热孔流出散热层,冷空气从靠近隔热层一侧的散热孔进入,形成对流加快了散热层内热量的散发,达到防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层下方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下方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下方设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下方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蓄水层侧壁顶部连接有自来水进水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上设有电控进水阀,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与加压水泵连接,所述蓄水层内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玻璃平台以上的围墙上的指示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层中的热量过高,散热孔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出时,热量会向下传导,蓄水层中的水会吸收热量,对热量起阻隔作用,提高了房顶防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墙的另外一对相对的墙体上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固定台,外侧固定有排水管,所述玻璃平台的边沿固定在固定台的上壁上,所述固定台的上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蓄水管与蓄水层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储存在蓄水层中,并利用雨水来阻隔热量,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管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排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过大,蓄水层蓄满时,雨水会满至溢流管,并通过溢流管溢出,排入排水管中,使雨水不会在集水槽中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底部设有放水管,放水管上设有电控出水阀,且放水管与排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电控出水阀,对蓄水层进行放水,可以控制电控进水阀,使得自来水在加压水泵的作用下由自来水进水管进入到蓄水层中,对蓄水层内的水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散热孔上设有向围墙外侧延伸的挡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挡雨板能够遮挡雨水,防止雨水进入到散热层中,形成积水,对支撑台和太阳能电板造成侵蚀和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面向散热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槽减轻了支撑台的重量,降低了房顶的重量,同时由于通风槽设置的方向与散热层内气流的方向一致,使得气流在吹过支撑台时,气流可以从通风槽内通过,相对于未设置通风槽的支撑台,受到的风阻较小,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速度,加快了散热层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与玻璃平台接触的一端为拱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拱形结构承载力高,能够提高玻璃平台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能:
1.本房顶在收集太阳能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散热,具有集散热和能量收集为一体的功能;
2.本房顶能够收集并储存雨水,利用水对热量进行吸收,提高屋顶防热能力;
3.本房顶蓄水层中的水可以定期更换,防止蓄水层中的水变质发臭,影响居民生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6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沙子的控温建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木结构被动房与光伏瓦结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