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06530.7 | 申请日: | 2017-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玲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智能 养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养鱼缸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不利于鱼类的生存,而这样的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更是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普通的鱼缸只能用来养鱼,鱼缸内的鱼粪清理不方便,鱼粪也不能得到利用,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包括鱼缸本体和养菜漂浮板,所述鱼缸本体的两侧壁前后部设有滑接凸起,所述滑接凸起的下端通过限位板连接,所述鱼缸本体的左侧下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鱼缸本体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水管的上端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左侧固定于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水管的右侧下端设有喷头,所述养菜漂浮板的两侧前后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接凸起滑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养菜漂浮板的上端拐角处通过销杆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养菜漂浮板的上端设有养菜池,所述养菜池的底部设有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喷头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养菜漂浮板的前后壁上端中部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渗水孔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销杆与养菜漂浮板的连接关系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滑接凸起滑接于滑槽的内部,养菜漂浮板安装后,养菜漂浮板漂浮在鱼缸本体内部的水面上,鱼缸本体内部的水通过渗水孔可均匀的浸湿养菜池内的土壤,为土壤提供水源,养菜漂浮板的上端拐角处通过销杆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的安装可调节养菜漂浮板的吃水深度,从而调节了养菜池内的土壤的浸湿程度,在水泵的作用下,可将鱼缸本体内底部鱼的排泄物混合的水抽取后,经由水管、集水管和喷头均匀的喷淋在养菜池的表面,为种植的菜类提供养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鱼缸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养菜漂浮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养菜漂浮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缸本体、2滑接凸起、3限位板、4水泵、5水管、6配重块、7支撑板、8集水管、9喷头、10养菜漂浮板、11销杆、12把手、13滑槽、14养菜池、15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鱼菜共生智能养鱼缸,包括鱼缸本体1和养菜漂浮板10,所述鱼缸本体1的两侧壁前后部设有滑接凸起2,所述滑接凸起2的下端通过限位板3连接,所述鱼缸本体1的左侧下部连接有水管5,所述水管5上安装有水泵4,所述鱼缸本体1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板7,所述水管5的上端连接有集水管8,所述集水管8的左侧固定于支撑板7的上部,所述水管5的右侧下端设有喷头9,所述养菜漂浮板10的两侧前后部设有滑槽13,所述滑接凸起2滑接于滑槽13的内部,所述养菜漂浮板10的上端拐角处通过销杆11连接有配重块6,所述养菜漂浮板10的上端设有养菜池14,所述养菜池14的底部设有渗水孔15。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9为等距设置,通过喷头9的等距设置,在水泵4的作用下,可将鱼缸本体1内底部鱼的排泄物混合的水抽取后,经由水管5、集水管8和喷头9均匀的喷淋在养菜池14的表面,为种植的菜类提供养料。
进一步的,所述养菜漂浮板10的前后壁上端中部设有把手12,通过把手12的设置,便于养菜漂浮板10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孔15为等距设置,通过渗水孔15为等距设置的设置,使得鱼缸本体1内部的水通过渗水孔15可均匀的浸湿养菜池14内的土壤。
进一步的,所述销杆11与养菜漂浮板10的连接关系为焊接,通过销杆11与养菜漂浮板10的连接关系为焊接的设置,使得销杆11与养菜漂浮板10的连接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玲,未经郭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6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养鱼系统
- 下一篇:电子部件搭载用封装体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