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接长修复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5139.5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东;谢京;付俊波;陈海生;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压气 转子 叶片 修复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叶片维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接长修复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容易与机匣发生摩擦导致叶尖磨损,在碎石、砂砾等外来物的撞击下叶尖容易产生几何变形。当前这类故障的主要修复方式是将叶尖磨平或将变形部位切除后通过微弧等离子焊、激光熔覆、手工氩弧焊等特种工艺将叶尖接长,最后通过机加、研磨等方式完成外观尺寸恢复。叶片本身属于薄壁件且叶身呈空间几何曲面,各横截面尺寸均不相同,两头尖中间厚的几何外形致使焊接过程难以控制,起弧及收弧部位极易产生咬边、变形、塌陷等缺陷,热输入控制出现偏差即会导致叶尖烧缺。当前常用的夹持装置是利用开有叶盆及叶背型面槽的两片铜板夹持叶片,该种装置制作难度大、成本高,另外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即适应性不强,叶片型号不同、磨损尺寸不同致使夹持铜板种类数量巨大,不便于使用以及储存。
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属于发动机重要部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服役环境恶劣属易废品。采用针对性的夹持装置是提高叶片修复合格率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减少焊接缺陷、提升产品合格率、降低修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稳定性高、能够有效缩短焊前准备时间,提升修理加工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操作简便的用于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接长修复的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低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接长修复的夹持装置,它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的一侧设置有左侧板,左侧板上固设有左冷却块,左冷却块的顶部设置有左夹持板,所述的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右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内连接有螺纹拉杆,螺纹拉杆贯穿右侧板设置且其延伸端上设置有右冷却块,右冷却块顶部设置有右夹持板,右夹持板与左夹持板对称设置,右夹持板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多条夹齿,夹齿的一端延伸于凹槽外部,夹齿的另一端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垫,所述的左冷却块和右冷却块内开设有水流通道,左冷却块和右冷却块上均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气管,水流通道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水流通道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左冷却块和右冷却块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滤气网,滤气网与进气管连接。
所述的滤气网包括滤气网本体,滤气网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滤气网本体内还开设有连通进气管的腔体。
所述的螺纹拉杆的延伸端经定位销与右冷却块连接。
所述的右冷却块与机座的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滑杆。
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气管均设置于冷却块的底部。
所述的左夹持板和右夹持板均为铜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针对叶片曲面特征,在每条夹齿末端都备有独立弹性胶垫,夹持叶片时,每条夹齿可根据叶片形貌特征自行调整伸缩量,实现夹持板与叶片紧密贴合与夹紧。(2)该装置的突出优势在于自适应夹齿可针对不同型面叶片完成装夹任务,其次,铜夹板固定于水冷块上,通过水冷块中的水流及气流通道可快速的将多余热量导走,减小叶片接长时的热输入,降低叶片变形和烧缺风险。(3)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效率高,相较于传统夹持装置具有耗时短、装夹稳定等优势,数据表明采用该装置完成一片叶片装夹仅需15~20s。(4)本装置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后期维护成本低,仅需对铜夹板夹齿和弹性胶垫进行维护即可。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右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右冷却块与螺纹套、螺纹拉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4 为左冷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左冷却块,3-左夹持板,4-螺纹套,5-螺纹拉杆,6-右冷却块,7-右夹持板,8-凹槽,9-夹齿,10-弹性胶垫,11-进水管,12-出水管,13-进气管,14-滤气网,15-定位销,16-定位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5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用于医疗器械模型生产的护罩加工治具
- 下一篇:新型夹具定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