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灯安装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975.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沛伟;康洁;龚侃;袁亮;冯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灯 安装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尾灯安装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后部造型而言,尾灯是整体造型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尾灯安装结构作为固定汽车尾灯的重要部件,受限于外部造型的要求,结构形式复杂,冲压和焊接工艺难度大。在实现尾灯安装且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的尾灯安装结构都是采用一体成型,尾灯的固定点相对位置不可调整,如若出现问题需要修改成型模具,费用高、周期长。此外,一体成型的安装结构在安装尾灯时,一旦车身或者尾灯的精度控制不良,会出现尾灯难以装配,且与车身周边的间隙、面差难以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尾灯安装固定结构,该结构既能满足X向安装的工艺要求,又具有Z向高度可调量,以满足尾灯与车身周边的配合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尾灯安装固定结构,包括尾灯座板本体,所述尾灯座板本体包括左边的内凹区域和右边的外凸区域,所述外凸区域从上至下包括第一Z向定位面、第二Z向定位面、位于第一Z向定位面与第二Z向定位面之间的凸起面、以及位于凸起面外侧的翻边;
所述第一Z向定位面上设置有尾灯上安装孔,所述第二Z向定位面上设置有尾灯中安装孔和尾灯下安装孔;所述尾灯上安装孔和尾灯下安装孔均为腰形孔;所述翻边上设置有与其Y向贴合焊接的尾灯安装支架,所述尾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尾灯导向凸台的尾灯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尾灯安装支架呈L形,它由与翻边贴合固定的第一固定板、和与第一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灯导向孔位于圆弧面上,且所述尾灯导向孔开口形状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面上设置有用于供尾灯线束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尾灯中安装孔和通孔均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尾灯中安装孔位于尾灯下安装孔的上方。
再进一步地,所述尾灯座板本体的上部左侧设置有与其搭接的尾灯座板连接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与设置在其外侧的后流水槽搭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尾灯座板本体和尾灯安装支架为分件构件,尾灯座板本体上的尾灯上安装孔和尾灯下安装孔均为腰形孔,具有Z向高度可调量,尾灯安装支架的Z向高度可以通过焊接的定位夹具进行调整,且不影响两者的焊接工艺,这样可以实现在不改变成型模具的条件下直接实现该尾灯结构的固定点位置调整,既能满足X向安装的工艺要求,又能满足尾灯与车身周边的配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尾灯安装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尾灯安装固定结构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尾灯座板本体、1.1-第一Z向定位面、1.2-第二Z向定位面、1.3-凸起面、1.4-翻边、1.5-尾灯上安装孔、1.6-尾灯中安装孔、1.7-尾灯下安装孔、1.8-通孔、2-尾灯安装支架、2.1-尾灯导向孔、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3-尾灯座板连接板、4-后流水槽、5-尾灯、5.1-上固定点、5.2-中固定点、5.3-下固定点、5.4-尾灯导向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势控制调节装置、触摸手势识别电机调速电路及电机
- 下一篇:一种车顶状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