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955.4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三;杨萍;欧阳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生态 地面 系统 中的 透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透水装置可对城市区域的雨水进行净化、积存和渗透,但净化用砂石很容易进入到用于积存雨水的蓄水槽内,影响到了蓄水槽的容积;此外,由于净化的需要,雨水采用砂石渗透净化的速度有限,难以对短时间的强降雨进行有效的净化,无法及时净化的雨水,迅速的灌入下水道中,导致透水装置雨水积存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顶层的透水砖层,所述透水砖层由若干透水砖拼接而成,所述透水砖层的下侧设有砖基层,所述砖基层的上表面呈阵列式分布有若干向下凹陷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且相邻两个所述方形槽通过第二透水孔连通,所述砖基层的下侧设有第一粗过滤层,所述第一粗过滤层的下侧设有细过滤层,所述细过滤层的下侧设有第二粗过滤层,所述第二粗过滤层的下侧设有透水板层,所述透水板层表面均布有若干第三透水孔,所述透水板层的下侧设有储水层,所述储水层包括一个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有若干支撑块,且若干所述支撑块均平行蓄水槽的同一块侧板设置,所述支撑块顶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蓄水槽下侧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竖直设置,所述储水层的下侧设有防堵层,所述防堵层铺设在土壤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方形槽的宽度值小于透水砖宽度值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二透水孔为半圆形孔,且第二透水孔的凸面朝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粗过滤层、细过滤层和第二粗过滤层均包括一个方形外框,所述方形外框的内部设由若干纵横交错的板条分隔成若干过滤腔,所述过第一粗过滤层和第二粗过滤层内的过滤腔中均填充有粗砂石,所述细过滤层内的过滤腔中均填充有细砂石。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水孔的孔径值小于粗砂石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第三透水孔的孔径值小于粗砂石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防堵层为颗粒大小均匀的砂粒,砂粒直径值大于通孔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的内壁和外壁上均涂覆有一层防水聚氨酯。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与蓄水槽一体浇注成型,且支撑块的顶面与蓄水槽侧板的顶面持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透水砖层和第一粗过滤层之间设置砖基层,可避免透水砖层损坏后过滤用的砂石直接暴露出来,进而避免砂石在透水砖的挤压下蹦出至地表以上,影响到人员的正常行走;通过在砖基层的表面上设置方形槽,可作为临时储水结构,解决了短时间的强降雨问题,同时将相邻的两个方形槽连通,可提高装置储水缓冲的能力,同时加快渗水的速度;通过设置第一粗过滤层和细过滤层,可提高雨水过滤的效果,并在透水板层上设置第二粗过滤层,可避免细砂石堵塞透水板,同时可避免细砂石进入蓄水槽中,影响蓄水槽的容量;通过在蓄水槽内设置支撑块,可避免蓄水槽和透水板层在路面遭受强大压力时出现破裂甚至塌陷的情况;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的底面设置通孔,可在蓄水槽储满水后,将多余的水通过通孔排出;通过在蓄水槽与土壤层之间设置防堵层,即可避免土壤吸水饱和后,泥土倒灌入蓄水槽中,同时避免泥土堵塞通孔,保证了蓄水槽排水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中砖基层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