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613.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鲁世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17;H01B7/28;H01B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8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烟无卤 阻燃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适用于地铁车站、高层建筑、商场、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电力电缆的敷设。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轨道交通、高层建筑等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目前电缆的阻燃绝缘层常用的是聚氯乙烯等含卤阻燃聚合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聚氯乙烯在燃烧时释放的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表现出来的缺点越发明显,寻找低烟无卤绝缘材料并生产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成为新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的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其包括:缆芯导体、包覆于缆芯导体外面的无卤绝缘层、包裹全部缆芯导体的无卤阻燃层、设置于无卤阻燃层外面的金属编织层和灭火干粉层。
所述金属编织层设置于灭火干粉层的中间;所述灭火干粉层外面设置有无卤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缆芯导体为单股铜导体;所述无卤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编织层的材质铜丝,结构为防电磁干扰的网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无卤阻燃层和无卤保护层,在发生火灾时蔓延速度慢、产生烟雾浓度低、可见度高、不释放毒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有利于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其次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灭火干分层和金属编织层,在火灾时灭火干分层能吸收部分热量,释放出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体,并发生碳化反应,附着于金属编织层的表面,碳化物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编织层起到骨架作用,可以形成新的隔热层,保护内部缆芯,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缆芯导体,2、绝缘层,3、无卤阻燃层,4、金属编织层,5、灭火干粉层,6、无卤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缆芯导体1、无卤绝缘层2、无卤阻燃层3、金属编织层4和灭火干粉层5 以及无卤保护层6,所述缆芯导体1采用的单股铜导体具有导电导热良好,而且产生热量低。
所述无卤阻燃层3和无卤保护层6均可采用现有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或低烟无卤保护电缆里面的阻燃层或保护层,比如无卤阻燃层3和无卤保护层6均可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树脂40份、硼酸锌20份、氢氧化铝20份、磷酸盐5份、聚乙烯蜡 5 份、聚硅氧烷 5 份、云母粉 5份。此种阻燃层或保护层具有在发生火灾时蔓延速度慢、产生烟雾浓度低、可见度高、不释放毒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的优点,有利于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
所述灭火干粉层5内部设置有金属编织层4,所述金属编织层4为网状结构的铜丝,既具有防电磁干扰的作用又增加了电缆的抗拉强度。
所述灭火干粉层4可采用现有干粉灭火器里面的组份即可,比如可为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和磷酸盐化合物的混合物。在火灾时干粉中的钠盐和钾盐在燃烧区吸收部分热量,并释放出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体,能对电缆起冷却和灭火的作用,磷酸盐等化合物还具有导致碳化的作用,它附着于金属编织层4的表面碳化,碳化物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编织层4对碳化物起到骨架的作用,形成新的隔热层,有效保护缆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创造。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创造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特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