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音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218.4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7 | 代理人: | 曾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音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音箱系统。
背景技术
音箱是一种将音频信号变换成声音的设备,常应用于家庭影院等室内场所,音箱的出声具有指向性,为求提高音质,防止声音失真,让聆听者能够区分出来自前后左右的声音,一般将音箱摆放于室内几个角落,出声面朝向中央,这样,聆听者会有临场感,且逼真、生动、更具感染力。而现如今人们对于音箱的使用已不局限于室内,更多的是在户外或大型广场上,由于场地空旷,四处无边际,此时若是再按室内的规格布置音箱,声音无法覆盖全场,聆听者完全感受不到在室内时的效果,人们也尝试在不同方位上将数个音箱水平堆积、垂直叠放形成声墙,并且增大音箱功率,然而,这样堆积的方式音箱不仅占地方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干涉,使声音的指向性和覆盖面都受到影响,导致音质降低,影响了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减少阵列音箱所占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如何减少阵列音箱声波的干涉也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减少阵列音箱所占空间。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阵列音箱系统,包括:
多个发声装置,发声装置为矩形结构,各个发声装置按边叠放成阵列;发声装置包括:音源接口,用于与音源输入设备连接,接收音源输入设备提供的音源信号;驱动体,与音源接口信号连接,驱动体响应音源信号产生与音源信号相匹配的振动信号;第一振动板,与驱动体连接,在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一频率范围的振动,以传导与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第二振动板,与驱动体连接,在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二频率范围的振动,以传导与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第一频率范围的最低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频率范围的最高频率;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为分立结构;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构成矩形结构的面。
可选地,驱动体包括:第一驱动体,与第一振动板连接,第一振动板根据第一驱动体响应音源信号产生与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一频率范围的振动;第二驱动体,与第二振动板连接,第二振动板根据第二驱动体响应音源信号产生与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二频率范围的振动。
可选地,第二振动板环绕第一振动板设置。
可选地,第一频率范围为2000HZ-12000HZ,第二频率范围为50HZ-2000HZ。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呈环状,用于包覆第二振动板的侧边。
可选地,第一振动板为刚性材料制备。
可选地,第一振动板薄于第二振动板。
可选地,还包括:号角,环绕在第一振动板设置,以指向性传导与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
可选地,第一振动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体的两侧,两个第一振动板共用同一驱动体;第二振动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体的两侧,两个第二振动板共用同一驱动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音箱系统,由于发声装置的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构成矩形结构的面,通过多个成矩形结构的发声装置叠放成阵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凹形振动模实现的发声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音箱系统能够减少阵列音箱所占空间。
此外,由于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为分立结构,第一振动板在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一频率范围的振动,从而传导与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第二振动板在振动信号的驱动下进行第二频率范围的振动,从而传导与第二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由此,实现了传导不同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亦即实现了平面音响的高低音区分传导。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发声装置还包括:号角,环绕在第一振动板设置,以指向性传导与第一频率范围对应的声波信号,从而使得由多个发声装置形成的阵列音箱系统中,在传导声波的过程中,减少不同发声装置之间的声波信号干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振动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体的两侧,两个第一振动板共用同一驱动体;第二振动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体的两侧,两个第二振动板共用同一驱动体。使得阵列音箱系统在不增加驱动体的情况下,能够双向传播声波信号,节约了耗材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