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122.8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C01B13/11;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14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升压变压器 一端连接 电容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负极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正极连接 放电针 三极管 电阻 病菌 双向触发二极管 病毒 正极 便于携带 人体健康 室内环境 发射极 集电极 零线 市电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的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升压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升压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后接市电的零线,升压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放电针的一端连接,放电针的另一端接升压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能对室内环境中的病菌及病毒进行净化,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及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当室外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时,人们会减少甚至停止进行室内与室外的通风,这样由于长时间的室内环境处于相对密封的情况,即空气的流动性降低,不仅使室内空气的氧气含量降低,而且由于室内空气相对稳定便于细菌及病毒的滋生及繁殖;从而会导致在室内生活或部分在室内工作的人极易引发头痛、乏力等症状,从而降低了人体免疫力,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种空气清新及净化装置纷纷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这些空气清新及净化装置结构复杂并且价格比较昂贵,另外其体积较大只适用于固定场所,不便于随时携带转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能对室内环境中的病菌及病毒进行净化,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及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放电针和激发电路,所述壳体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绝缘腔,绝缘腔的顶部与壳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板与绝缘腔对应的位置开设多个通风孔;所述放电针固定在绝缘腔内,激发电路处于壳体内;
所述激发电路包括电阻R1~R3、二极管D1~D4、电容C1~C3、三极管BG1、升压变压器T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后一端与市电的火线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的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升压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升压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后接市电的零线,升压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放电针的一端连接,放电针的另一端接升压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BG1的型号为MJE13003。
进一步,所述绝缘腔为陶瓷材质。
进一步,所述放电针的形状呈网状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放电针和激发电路相结合方式,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可所需的房间进行空气净化,开始使用时,接通市电后激发电路是放电针开始放电,从而使绝缘腔内的空气受放电影响产生臭氧,进而臭氧通过通风孔排出壳体外,通过臭氧的消毒杀菌作用可起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能对室内环境中的病菌及病毒进行净化,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及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壳体,2、绝缘腔,3、通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