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745.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会;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柳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微生物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作为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生物,对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存在于土壤中,少部分的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层的底层,其中一部分可能具有致病性,当这部分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爆发的SARS、H5N1禽流感等,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及时、简便、准确的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情况对保障人民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对空气微生物的高效、全面的采样是空气微生物准确检测的前提。常用的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固体培养基的采样法和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但是由于固体培养基很难用于长时间采样,所以基于固体培养基的采样法难以及时、全面、准确的反应空气微生物的真实情况,因此,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然而,目前的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法经常存在空气与液体培养基接触不充分的缺陷。另外,虽然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但是在长时间的采样过程,采样环境中的颗粒或水分经常会改变液体培养基的组成和性质,这将对后续微生物的检测带来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微生物采样率,又可以保证采集的微生物存活质量的新型基于液体培养基的采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该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可以获得较高的微生物采样率,并且采集的微生物的存活质量较高,特别适用于进一步的检测。同时,该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特别适于在高湿和多颗粒或粉尘的环境中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该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包括壳体和采样头,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具有多个通气孔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通过倒U形进气管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采样头连通,位于所述采样头上方的所述倒U形进气管的竖直段的外部设置有冷凝套管,所述壳体的上部端口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抽真空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腔装有采集液,所述采集液为微生物培养液。
优选地,以所述壳体的底部为基准,所述采集液的液面高度大于所述环形管的高度,且小于所述采样头底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液体进样阀,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出样阀。
优选地,所述采样头的底部设置有罩网或滤膜,所述采样头的形状为圆锥形或漏斗形。
优选地,所述采样头的个数为2-4个。
优选地,所述冷凝套管内含有制冷剂和/或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环形管上均匀分布,且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10-20个。
优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还连接有气体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抽真空装置使壳体的内腔保持负压的氛围,环境中的空气通过位于壳体内腔中的环形管的通气孔进入采集液,并且与采集液充分接触,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微生物采样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的倒U形进气管还设置有冷凝套管,可以将环境(特别是高湿环境)中的水分有效地冷凝排出,并且采样头的底部设置有罩网或滤膜,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将环境中的大颗粒或粉尘物质进入采集液中,从而有效地避免环境中的水分和大颗粒物质进入采集液以改变其组成和性质,获得具有较高存活质量的微生物样本,该微生物样本可以通过适当的扩大培养、核酸提取、纯化处理,并结合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鉴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 液体进样阀
3液体出样阀4 倒U形进气管
5环形管6 通气孔
7采样头8 冷凝套管
9抽真空装置10采集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时代盛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细胞培养用涂布棒
- 下一篇: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