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北斗授时板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306.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华;贺智轶;任学锋;周文杏;欧桂强;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授时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斗授时板测试装置,适用于北斗授时板的测试。
背景技术
高精度、安全可靠的时间同步是电信系统、智能电网、地铁运行等一项基本要
求,其中的北斗授时板是实现时间同步的重要设备,但是北斗授时板功能复杂,测试步骤繁琐,简单快速测试授时板及找出授时板出现问题的原因将有助于北斗授时板的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北斗授时板测试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使用此装置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北斗授时板测试装置,包括计算机和示波器,还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信号发生器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第一转换模块与计算机连接,信号发生器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选择开关与示波器连接,
第一天线与第一接收模块连接,第一接收模块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选择开关、第二转换模块与计算机连接,第一接收模块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选择开关与示波器连接,
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模块连接,第二接收模块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三选择开关、第三转换模块与计算机连接,第二接收模块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选择开关与示波器连接,
第一接收模块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第一接收模块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第二接收模块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第二接收模块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均通过第四选择开关与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连接,
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四转换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2、测试信号齐全;
3、模块化设计,工作稳定可靠,维修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信号发生器(可采用TT1000);2-第一选择开关;3-第一转换模块(可采用TL232-USB转换模块);4-第一天线(可采用OGGB2T-40);5-第一接收模块(可采用UM220-III);6-第二选择开关;7-第二转换模块(可采用TL232-USB转换模块);8-第二天线(可采用OGBT-46);9-第二接收模块(可采用DWQR01A);10-第三选择开关;11-第三转换模块(可采用TL232-USB转换模块);12-第四转换模块(可采用TL232-USB转换模块);13-第四选择开关;14-第一电源模块(可采用3.3V输出电源);15-第二电源模块(可采用24V输出电源);16-计算机;17-示波器(可采用至少四通道示波器);18-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北斗授时板测试装置,包括计算机16和示波器17,还包括信号发生器1、第一天线4和第二天线8,
信号发生器1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选择开关2、第一转换模块3与计算机16连接,信号发生器1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选择开关2与示波器17连接,
第一天线4与第一接收模块5连接,第一接收模块5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选择开关6、第二转换模块7与计算机16连接,第一接收模块5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选择开关6与示波器17连接,
第二天线8与第二接收模块9连接,第二接收模块9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三选择开关10、第三转换模块11与计算机16连接,第二接收模块9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选择开关10与示波器17连接,
第一接收模块5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第一接收模块5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第二接收模块9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第二接收模块9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均通过第四选择开关13与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18连接,
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18的同步时间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四转换模块12与计算机16连接,待检测卫星授时模块18的同步秒脉冲信号输出端与示波器1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参考源授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