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253.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向科;向俊;孙乾坤;潘文峰;章秀华;熊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李佳怡 |
地址: | 431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体 遮光眼罩 理疗 光动力 发热涂层 一端设置 连接件 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 保健器械 发热材料 人体眼部 穴位位置 眼部疲劳 连接头 纳米级 插装 挂耳 涂覆 吸光 遮光 缓解 | ||
一种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一对罩体,且两罩体通过连接件连接,罩体由吸光发热材料制成,罩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连接座内,罩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头带的挂耳,且罩体的内侧涂覆有若干纳米级的发热涂层,且各发热涂层分别与人体眼部的穴位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不仅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还能够缓解用户的眼部疲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
背景技术
在进行光动力理疗过程中,为了防止给用户眼睛造成损伤,一般会为其佩戴遮光眼罩,但是,目前的遮光眼罩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起到遮光的作用,不能进一步缓解用户的眼部疲劳。另外,现有的遮光眼罩多采用固定大小的设计,不能满足不同眼距患者的理疗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不仅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还能够缓解用户的眼部疲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包括一对罩体,且两罩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罩体由吸光发热材料制成,罩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连接座内,罩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头带的挂耳,且罩体的内侧涂覆有若干纳米级的发热涂层,且各发热涂层分别与人体眼部的穴位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呈带状结构,连接件表面靠近两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连接座内具有用于容纳连接件的腔室,腔室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座的外部滑动设置有用于锁定连接件与连接座相对位置的卡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半圆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热涂层内含有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人体眼部的穴位包括晴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承泣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罩体由黑色医用柔性塑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头带为弹性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罩体由吸光发热材料(黑色医用柔性塑料)制成,在光动力理疗过程中,能够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热能,对用户眼部皮肤进行加热,加快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眼部疲劳,达到保健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罩体的内侧涂覆有若干纳米级的发热涂层,且各发热涂层(含有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分别与人体眼部的穴位位置相对应,通过对穴位加热,使得眼部保健功能事半功倍。
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呈带状结构,连接件表面靠近两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连接座内具有用于容纳连接件的腔室,腔室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座的外部滑动设置有用于锁定连接件与连接座相对位置的卡箍。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配合,可以调节连接件两端与连接座的伸缩距离,以满足不同眼距患者的理疗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专用于光动力理疗的新型遮光眼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座与连接件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罩体;11-连接座;12-卡箍;13-腔室;14-挂耳;15-发热涂层;
2-连接件;21-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