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225.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柏;胡忠举;胡涛;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笔记本电脑 散热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办公和娱乐的必需品,便捷的手提笔记本更是受普遍大众的喜爱。但笔记本电脑都存在散热性差的问题。因此笔记本电脑散热架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市场上散热架有两种。第一种:笔记本电脑背部起支撑和吹风散热效果的支撑式散热架。第二种:笔记本电脑侧面出风口进行吸风散热的散热器。第一种散热架散热的同时也能起到支撑效果,但其存在散热效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集中风力,降低功耗,提高散热速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包括柔性导热贴板、盖板、风扇及壳体;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卡扣,壳体上对应于卡扣设有卡扣槽,盖板通过卡扣与壳体连接,盖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风孔;所述的风扇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的柔性导热贴板置于盖板上,柔性导热贴板底部设有凸台,通过凸台插装在盖板上的通风孔内定位,柔性导热贴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上述的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中,所述的壳体底板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风扇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销,通过圆柱销插装在壳体底板上的通孔内固定。
上述的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中,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接线插座,接线插座线缆接头为USB接口;所述的风扇的接线插头插接在接线插座上。
上述的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中,还包括底座,壳体一端的底部与底座一端的顶部铰接;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的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支撑杆的自由端可以嵌在卡槽内。
上述的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中,所述的风扇采用的是轴流风扇,风扇的顶部设有多个耳板,耳板的上表面与风扇壳体的顶面平齐。
上述的可适应型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中,所述的盖板的宽度小于壳体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采用轴流风扇,其吹出的风大多能到达电脑背部的进风区域,进入电脑内部,有效风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进入电脑内部的风的平均风速较高,在相同的功率下,本实用新型散热架使电脑降温更快。
2.本实用新型盖板上方设有柔性导热贴板,可以把电脑背部进风口附近高温区的热量集中到风扇的正上方,使散热兼顾到电脑背部表面。
3.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底部的圆柱销插装在壳体底板上定位,可更换、移动,适用于不同的笔记本电脑,适应性强,而且风扇的可换性,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柔性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柔性导热贴板 2、盖板 3、卡扣 4、接线插头
5、USB接口 6、支撑杆 7、壳体 8、通孔 9、风扇 10、卡扣槽 11、耳板 12、圆柱销 13、凸台 14、接线插座 7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柔性导热贴板1、底座71、盖板2、风扇9及壳体7;壳体7一端的底部与底座71一端的顶部铰接;底座7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与底座71铰接。所述的壳体7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卡槽,支撑杆6的自由端可以嵌在卡槽内,用于支撑壳体7并调节壳体7的倾斜度。所述的壳体7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圆形的通孔8,所述的壳体7的侧壁上设有接线插座14,接线插座14线缆接头为USB接口5。
如图2所示,所述的风扇9采用的是轴流风扇,风扇9的底部设有四个圆柱销12,通过圆柱销12插装在壳体7底板上的通孔8内固定在壳体7内。风扇9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能够根据笔记本电脑底部的进风口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好。风扇9的顶部设有四个耳板11,耳板11的顶面与风扇9壳体的顶面平齐。风扇9的接线插头4插接在接线插座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