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用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1062.4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献祥;本田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李春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片 拉链 拉头 拉片安装部 金属制 手提部 树脂部 轴部 连结 本实用新型 拉头主体 覆盖芯 内周面 树脂制 棒部 从轴 外周 芯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拉片的拉链用拉头,所述拉片能够保持自身的姿态并且具有高级感。所述拉链用拉头(1)具备拉头主体部(11)、拉片安装部(12)以及拉片(3)。拉片(3)具有手提部(31)以及连结部(32)。连结部(32)包含轴部(33)以及从轴部(33)的两端(33L、33R)向手提部(31)侧延伸的金属制的一对棒部(34L、34R)。轴部(33)具有金属制的芯部(41)以及覆盖芯部(41)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制的树脂部(42)。树脂部(42)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拉片安装部(12)的内周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创作涉及一种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例如用于汽车或列车的座位等的隐形拉链用拉头。该拉头是经由拉片安装部将拉片和拉头主体部连结。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经由金属制拉片安装部将树脂制拉片安装于拉头主体部的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54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 2016/13589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头100是将拉片107经由环状部107a自由旋动地支撑于拉片安装部106。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的拉头100并非以拉片107能够保持自身的姿态的方式构成。
另外,所述专利文献2的拉头100中,拉头主体部120及拉片安装部160均为金属制,拉片200为树脂制。拉片200自由旋动地支撑于拉片安装部160。该拉片200具有由树脂形成的轴部210,通过将轴部210和拉片安装部160的内周面接触并密接,而能够在多种姿态下使拉片保持自身的姿势姿态。但是,如上所述,所述专利文献2的拉头 100中,拉头主体部120及拉片安装部160均为金属制,与此相对,拉片200为树脂制。因此,对于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姿态的方式构成的拉片,有想要使拉片具有高级感的需求。
鉴于所述问题,本创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拉片的拉链用拉头,所述拉片能够保持自身的姿态并且具有高级感。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创作之一形态的拉链用拉头具备:拉头主体部;拉片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拉头主体部;以及拉片,安装在所述拉片安装部;所述拉片具有手提部以及和所述拉片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包含轴部以及从所述轴部的两端向所述手提部侧延伸的金属制的一对棒部,所述轴部(33)具有金属制的芯部以及覆盖所述芯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制的树脂部,所述树脂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内周面接触。
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树脂部的宽度尺寸和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宽度尺寸相同或者比它小。
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连结部设置有由所述轴部、所述一对棒部、所述手提部形成且供所述拉片安装部插通的开口部,在所述拉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开口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宽度尺寸。
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中,沿着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时,所述树脂部的外周面在三个部位和所述拉片安装部的内周面接触。
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中,沿着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向垂直的截面观察时,所述芯部为圆形,且构成为,当所述拉片以所述轴部为中心旋动时,所述芯部旋动且所述树脂部不旋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1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锁扣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布缝的拉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