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管固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0548.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王军;孙含哲;张正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管 套管 固定套 卡齿 置管 本实用新型 方向相反 倾斜方向 运动趋势 近端 内套 体腔 外壁 医疗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套,尤其是一种内置管固定套,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固定套包括套管、弹性体以及卡齿,套管内套在内置管的近端,套管利用卡齿与内置管的外壁接触,使得套管与内置管相互连接,卡齿的倾斜方向与内置管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利用套管以及卡齿能有效阻止内置管的运动,避免内置管全部进入体腔内,即能对内置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内置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套,尤其是一种内置管固定套,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对人体或者动物体造成的创伤小,侵害性少,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通常需要借助内置管,在患者体内的病变位置与外界操作端之间建立通道,以导入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等至病变部位。内置管具有远端和近端,远端可进入人体或者动物体的脉管系统,近端与操作器械相连接。
在使用时,由于内置管的远端置于人体或动物体的脉管系统内,且无其他着力点,在运动或肌肉收缩时,会导致内置管往脉管系统的深处运动,甚至或使得整个内置管全部进入脉管系统内。当内置管全部进入脉管系统内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以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将内置管取出,而手术取出时,还需要对内置管定位等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复杂,也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创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管固定套,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对内置管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内置管进入体腔内,确保内置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管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套管;在所述套管内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沿套管的长度分布,在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卡齿。
所述卡齿在套管的内壁呈倾斜分布,且卡齿在套管内壁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所述弹性体包括弹簧圈。
所述固定套利用套管套在内置管的近端上,所述内置管的远端位于体腔内,内置管的近端位于体腔外,套管位于内置管上位于体腔外,套管利用卡齿与内置管连接。
所述体腔包括脉管或椎管。
所述卡齿在套管的内壁呈倾斜分布,卡齿在套管内壁的倾斜方向相一致;套管套在内置管上时,卡齿的倾斜方向与内置管的远端指向内置管的近端方向相一致。
所述内置管的近端与输液港或给药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固定套包括套管、弹性体以及卡齿,套管内套在内置管的近端,套管利用卡齿与内置管的外壁接触,使得套管与内置管相互连接,卡齿的倾斜方向与内置管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利用套管以及卡齿能有效阻止内置管的运动,避免内置管全部进入体腔内,即能对内置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内置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置管安装于体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管套在内置管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剪取内置管尾端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置管与输液港或给药泵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2-弹性体、3-卡齿、4-体腔、5-近端、6-远端、7- 置管尾段、8-内置管、9-固定套以及10-输液给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0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器
- 下一篇:一种微创手术用钩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