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8836.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峰;彭建云;李春龙;侯羽佳;许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动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压缩机,当油过少会导致密封不足,增大压缩过程中的泄漏,而油过多时,高温高压的油会对冷媒进行加热,导致冷媒密度减小,从而导致体积效率下降,冷冻油在供给压力和自重的作用返回油箱的过程中也会对电机进行加热,不利于压缩机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润滑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外壳、压缩组件、油气分离器、支撑盘、曲轴和回油管。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回油腔且另一端具有储油室;所述压缩组件设在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压缩组件内具有背压室和压缩室;所述油气分离器具有冷媒出口且所述油气分离器连通所述压缩室和储油室;所述支撑盘设在所述压缩组件内侧;所述曲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压缩组件相连,所述曲轴内具有连通所述回油腔和所述背压室的通道;所述回油管分别与所述储油室和所述回油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油液回路,可以实现对压缩机的整体润滑以及油液回收,而且,通过回油管回油,可以提高尤其循环的效率,避免油液过多时对冷媒或电机加热,提高润滑和密封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外侧面上具有连通所述回油腔的回油口以及连通所述储油室的出油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设在所述外壳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室的出口处设有限压阀片,所述限压阀片用于打开和隔开所述压缩室和所述油气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组件包括:涡旋静盘和涡旋动盘。所述涡旋动盘与所述涡旋静盘之间限定出压缩室,且所述涡旋动盘内部形成所述背压室,其中,所述曲轴与所述涡旋动盘相连,所述支撑盘与所述涡旋静盘相对位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旋动盘上具有从所述背压室连通至所述涡旋动盘与所述支撑盘之间形成的摩擦副的第一油路入口和从所述背压室连通至所述涡旋静盘与所述涡旋静盘之间形成的摩擦副的第二油路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旋动盘上具有连通所述背压室和所述压缩室的第三油路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旋动盘的周面与所述涡旋静盘、支撑盘配合形成连通背压室的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的入口处设有第一过滤件,所述储油室的出油口处设有第二过滤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轴线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压缩机的压缩组件的示意图。
图3和图4均是图1中压缩机的排气端盖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示出的压缩机中回油管与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100,
油气分离器20,
支撑盘8,曲轴6,回油管24,储油室18,背压室13,压缩室10,冷媒出口21,储油室18的出油口19,回油腔的回油口2a,限压阀片12,
第一油路入口7a,第二油路入口7b,第三油路入口7c,第一过滤件3,第二过滤件16,
油泵4、5,压缩室10油气出口通道11,分离器油出口15,分离器入口14,油气高压腔17,回油管入口23,回油管出口25,
回油腔101,通道102,空腔103,
外壳:壳体1,进气端盖2,排气端盖22,
压缩组件:涡旋动盘7,涡旋静盘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
如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外壳、压缩组件、油气分离器20、支撑盘、曲轴6和回油管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8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与电机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双级旋片式真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