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卷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8201.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梅;林俊贤;徐红春;刘华庆;王绪鹏;覃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覃伟辉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卷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皮带拆装的卷带机。
背景技术
生产钢铁的部分高炉中,用于冶炼的物料全部通过主装载系统的皮带运输机送到高炉,主装载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20 小时/ 天,皮带的磨损量较大,正常情况下皮带运行不超过1年就需要更换一次,更换较为频繁。而高炉周围空间较为狭小,并且环境湿度较大、条件差,给更换皮带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由于没有专用的皮带卷带机,目前更换皮带是将旧皮带缠在钢丝绳上,用叉车或装载车辆缠住钢丝绳将旧皮带拉出,但受场地限制,需要将旧皮带割成数断,利用人工将旧皮带卷好装车运走;然后再用人工卷好新皮带,将新皮带缠在卷扬机钢丝绳上,通过卷扬机钢丝绳将新皮带拉到皮带输送机的机架上,做好皮带接头,再调整皮带试运行。更换一次皮带需要20多人进行操作,耗时5~10小时,耗时较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旧皮带已被割成数断,无法再利用,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卷带机,可以解决目前更换皮带耗时较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旧皮带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皮带卷带机,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皮带卷筒,所述皮带卷筒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皮带卷筒沿轴向开有皮带头固定槽和多个钢丝绳扣槽。
上述皮带卷带机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皮带卷筒的两端分别装有卷筒接头,其中一个卷筒接头与所述减速机连接,另一个卷筒接头与通过轴承座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转轴连接;所述卷筒接头具有凹接头和凸接头,所述凸接头的端面设有轴向伸出的凸块,所述凹接头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接头与所述凹接头通过螺栓固紧。
进一步的,在所述皮带卷筒的一侧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根连杆,两根所述连杆之间铰接有与所述皮带卷筒平行设置的两根皮带导正杆,在两根所述皮带导正杆上装有两块皮带挡板,所述皮带挡板套装在两根所述皮带导正杆上。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连杆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机架上近所述铰接轴处沿竖向设有多个限位孔,其中一个限位孔内穿装有调整所述连杆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的限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卷筒上近两端处分别装有皮带挡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旧皮带头插入皮带卷筒上的皮带头固定槽,用钢丝绳把旧皮带头固紧在皮带卷筒上通过钢丝绳扣槽卡紧,同时将新皮带头与旧皮带的尾部连接,由电机驱动皮带卷筒旋转,使旧皮带整条缠绕在皮带卷筒上,新皮带通过旧皮带拖动到皮带运输机的机架上,将新皮带的两头连接,即可调整新皮带试运行。更换一次皮带只需要6~8人进行操作,耗时2小时左右,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耗时短,省时省力;且旧皮带拆下来是整条的,可以再利用,避免浪费。
2、在皮带卷筒的两端分别装有卷筒接头,换下的旧皮带缠绕在皮带卷筒上,可将卷筒接头的凸接头与凹接头分离,旧皮带同皮带卷筒一起装车运走,皮带卷筒更换简单方便。
3、在皮带卷筒的一侧有安装在机架上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之间铰接有与皮带卷筒平行设置的两根皮带导正杆,在两根皮带导正杆上装有两块皮带挡板,皮带挡板套装在两根皮带导正杆上。旧皮带穿过两根皮带导正杆中间卷绕在皮带卷筒上,防止旧皮带偏移。
4、两根连杆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机架铰接,机架上近铰接轴处沿竖向设有多个限位孔,其中一个限位孔内穿装有调整连杆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的限位销。限位销穿装在不同高度的限位孔中,可以调整连杆与水平面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卷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皮带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8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设备的纸张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卸料的吹膜机用自动后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