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送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969.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杨贺同;雷小峰;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11437 | 代理人: | 段君峰,刘玲 |
地址: | 2015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工业、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的施工建设中,针对各种压力管道以及较为重要设备的焊接,通常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的打底焊接工艺。其中,在进行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通常需要焊工一手持焊枪,一手持焊丝进行手动送丝。
由于,在焊接过程中,送丝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影响着焊接的质量以及焊接的效率,而且,送丝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是由焊工的技术水平高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的。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对于经验少、技术水平低的焊工来说经常出现送丝不稳定以及送丝速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的下降。
此外,由于焊接过程中环境温度很高,而且存在着焊渣跳溅的情况。因此,为了操作过程的安全,焊工一般还需要戴上较厚的皮手套进行手动送丝操作,避免发生烫伤的现象。然而,这样对手动送丝的操作将产生进一步的干扰,进一步降低送丝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导致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在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采用手动送丝,存在着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输送焊丝的自动送丝装置。该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外壳部分、动力部分以及送丝部分;其中,所述动力部分位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部,包括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留有间隙,用于穿过焊丝;所述送丝部分,包括送丝管和导丝管;所述送丝管一端位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部,将焊丝引入所述外壳部分;所述导丝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部分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部分的外部,将焊丝引出所述外壳部分;所述送丝管和所述导丝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留有间隙的两端,并且与该间隙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主动轮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轮轴上,所述轮轴与所述蜗轮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轮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轴,并且在两个所述固定轴之间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与所述轮轴接触,并且将所述轮轴压向所述主动轮一侧。
优选的,所述外壳部分为手枪形结构,包括枪杆和手柄;所述送丝部分以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枪杆中,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手柄中。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分还设有开关和调速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闭和输出转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分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手柄中并且与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热丝部分,所述热丝部分位于所述导丝管的出口位置,与所述外壳部分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丝部分采用电加热管结构,并且由外置电源供电。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丝部分与所述外壳部分之间设有绝缘陶瓷管;所述热丝部分与所述绝缘陶瓷管之间以及所述绝缘陶瓷管与所述外壳部分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丝装置对手工钨极氩弧焊进行送丝操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丝装置,通过设置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预留间隙的两端分别设置送丝管和导丝管,同时将送丝管、导丝管以及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进行沿同一直线的设置。这样,可以通过送丝管将焊丝引入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然后在电机对主动轮的带动下,将焊丝进行沿直线方向的传输并穿过导丝管输出。从而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持焊丝进行的送丝操作改进为通过电机驱动的自动送丝操作。这样,不仅在送丝管和导丝管对焊丝的导向作用下,以及主动轮和从动轮对焊丝的夹紧固定作用下,提高了送丝过程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电机对主动轮的驱动,进而带动焊丝的输出,保证了送丝过程中速度的均匀性,从而削弱了送丝过程中受操作人员经验和技术的影响,实现了对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