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96521.4 | 申请日: | 201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伟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550007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钉体 交锁 钉冠 锁钉 主钉 本实用新型 椎弓根螺钉 螺钉 螺纹 抗拔 锁孔 出力 严重骨质疏松 骨皮质 内固定 内壁 脊椎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包括主钉和锁钉,主钉包括钉冠和钉体,钉冠和钉体之间可相互转动,钉冠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钉体上设有第二螺纹,钉体上设有锁孔;锁钉置于锁孔中与主钉形成交锁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脊椎进行固定,具有两枚螺钉的抗拔出力,锁钉进入骨皮质通道,其抗拔出力更强,并且两枚螺钉相互交锁形成一体,形成稳定的内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腰椎内固定方法,但传统的椎弓根螺钉技术主要依靠松质骨对螺钉的把持作用进行固定,在骨质疏松病例中其轴向拔出力明显下降,固定强度下降,固定失败率增高。松质骨对螺钉的把持作用是衡量螺钉固定强度的重要指标,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更强大的内固定轴向拔出力及稳定性来维持术后脊柱稳定。
目前多通过改良螺钉螺纹设计、长短及直径变化等方式增加螺钉把持力及稳定性。比如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双皮质骨螺钉等,但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仍难以获得有效的螺-钉把持力和稳定性,这是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通道以松质骨为主的特性决定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制备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椎弓根螺钉轴向拔出力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包括主钉和锁钉,所述的主钉包括钉冠和钉体,所述的钉冠和钉体之间可相互转动,所述的钉冠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的钉冠开口处设有U型槽;所述的钉体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的钉体上设有锁孔;所述的锁钉置于锁孔中与主钉形成交锁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锁孔的轴线与钉体的轴线相交,锁孔的轴线与钉体的轴线的夹角为20°~45°。
所述的锁钉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第一端的直径,所述的锁钉的第一端能穿过锁孔,第二端停留在锁孔外。
所述的锁钉至少一端设有螺纹。
所述的锁钉包括两端部的第四螺纹、第五螺纹和中间的光杆部分,所述的第四螺纹和光杆部分形成所述的第一端,所述的第五螺纹为第二端。
所述的钉冠和钉体之间通过万向调节头连接,所述的万向调节头与钉冠呈一体化设计。
所述的钉冠上设有可折断尾端,所述的尾端的形状与钉冠的形状相同。
所述的钉冠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交锁式椎弓根螺钉结构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脊椎进行固定,具有两枚螺钉的抗拔出力,锁钉进入骨皮质通道,其抗拔出力更强,并且两枚螺钉相互交锁形成一体,形成稳定的内固定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交瞄准器可以准确无偏差的将交锁式椎弓根螺钉中的锁钉置入主钉的锁孔中,有效避免锁钉固定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而延缓固定过程,进而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3)本实用新型的交锁式椎弓根螺钉与瞄准器的连接接口能保证锁钉准确的置入锁孔中。
(4)本实用新型的交锁式椎弓根螺钉系统的整体结构在保证锁钉能够准确的与椎弓根螺钉形成交锁式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力,使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锁椎弓根螺钉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交锁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伟,未经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固定组件
- 下一篇:一种交锁式椎弓根螺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