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6498.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锶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现有的反应釜物料蒸汽冷却机构,一般采用单个冷凝器冷凝冷却,即可满足一般反应要求,但是对于大量放热的反应,由于蒸汽出口只有一个,会导致釜内压力迅速升高,从而不得不通过降低投料速度来缓解釜内压力,影响生产效率,难以满足此类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包括夹套和顶盖,所述夹套和顶盖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夹套内设有内胆,所述夹套和内胆之间设有腔室,所述顶盖左侧设有第一温度计和进料口,所述顶盖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于顶盖和内胆,所述转杆上位于内胆内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机架右侧设有视镜和手孔,所述夹套右侧顶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夹套底部设有冷凝水出管,所述冷凝水出管上设有闸阀,所述冷凝水出管之间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于内胆,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上均通过冷凝器接口连通于顶盖,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外接水龙头,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一侧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于夹套内。
优选的,所述夹套两侧焊接有耳座,所述耳座上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内胆底部位于转杆底部设有轴套。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管端部均安装有连接法兰和出料阀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通过连接套和支杆连接于转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物料产生的蒸汽通过冷凝器接口分别进入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进行冷却,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通过水管连接在一起,蒸汽冷凝后的水通过出液管进入到夹套重复利用,再由蒸汽出口外接管道排入到收集桶回收利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采用双冷凝器的特点是并联结构,可以减少物料损失,同时有效缓解锅内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双冷却型反应釜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套、2顶盖、3内胆、4耳座、5连接法兰、6第一温度计、7进料口、8机架、9电机、10转杆、11搅拌桨、12视镜、13手孔、14蒸汽出口、15冷凝水出管、16出料管、17进水口、18出液管、19冷凝器接口、20第一冷凝器本体、21第二冷凝器本体、2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锶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锶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6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四氟乙烷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粉底液乳化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