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95828.2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王华莉;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背光源中,内部都是仅仅只有一种颜色光源,但是在现在设备,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单一的背光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背光源中,有部分是带有蓝光的背光源,但是这些背光源在安装蓝光二极管的时候,都是将其粘贴或者焊接在电路板上,这样就会使得需要对背光源进行维护的时候,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地不便,降低了背光源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背光源工作的时候,需要工作电源电路来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但是一般都需要加入变压器等大型元器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背光源的体积,降低了其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蓝光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背光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背光机构包括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若干蓝光发光组件和发射板,所述偏光板设置在散射板的上方,所述白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一侧,所述蓝光发光组件设置在散射板的下方,所述偏光板、散射板、白光发光组件和蓝光发光组件均位于发射板的内部;
其中,白光发光组件用来发出白光和蓝光发光组件用来发出蓝光,通过发射板将光全部发射至散热板的内部,由散射板将光进行散射,随后再进入到偏光板中,将光线进行均匀分布,实现了背光源的可靠工作。
所述蓝光发光组件包括蓝光二极管、固定支座和限位单元,所述蓝光二极管设置在固定支座的上方,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固定支座的外周,所述发射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支座与固定槽匹配,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有与限位单元匹配的限位槽;
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限位球、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两个限位球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的开口处,两个限位球通过弹簧互相连接,所述限位球的移动方向与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大于开口的口径;
其中,蓝光二极管设置在固定支座上,通过固定支座匹配到固定槽的内部,随后限位球与限位槽发生匹配,同时通过弹簧将两个限位球固定在固定支座的两端,实现了固定支座固定在固定槽的内部,从而能够提高蓝光二极管的拆卸灵活性,提高了背光源的实用性。
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面板设置在发射板上,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背光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发射板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蓝光二极管与背光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电容、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晶闸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二电阻与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电容的一端和晶闸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闸管的触发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驰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