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音频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487.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廖芹;孟宪伟;胡斌;张剑;王春;鲁玉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视频会议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路音频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音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捷,在多媒体会议中,音频的实用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音频声卡的研究也比较广泛。对声卡的音质实用性要求相对较高,在多媒体会议中,与会者希望听清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及时互动沟通。
基于音频声卡的实用性,目前的音频设备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不能既保证接口丰富,又保证设计成本和实现多通道的矩阵数字混音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接口丰富、成本低廉的多路音频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多路音频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声卡核心单元、多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信号端子、备用USB连接器、多路声卡核心板信号连接器以及用于为本多路音频处理设备供电的供电模块,每一个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多个声卡核心单元的输入端,两个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之间采用级联或非级联方式连接,所述信号端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入端、多路声卡核心板信号连接器的输入端,所述备用USB连接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声卡核心单元包括ARM控制芯片、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RS485通信芯片、LDO电源转换芯片、拨码开关以及JTAG编程端口,所述ARM控制芯片分别与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RS485通信芯片之间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拨码开关、JTAG编程端口的输出端均连接ARM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所述LDO电源转换芯片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ARM控制芯片、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ARM控制芯片的输入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之间采用0欧姆电阻相连;所述备用USB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0欧姆电阻连接另一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信号端子包括USB差分信号引脚、RS485差分信号引脚,所述USB差分信号引脚的输出端连接一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入端,所述RS485差分信号引脚的输出端连接多路声卡核心板信号连接器的输入端。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出端均通过2.0mm间距的单排插针连接多个声卡核心单元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ARM控制芯片与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之间通过I2S通信双向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ARM控制芯片的型号为NUC123SD4AN0。
进一步的,所述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的型号为NAU8822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声卡核心单元、多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信号端子、备用USB连接器、多路声卡核心板信号连接器以及用于为本多路音频处理设备供电的供电模块,当需要更多通道的混音,只需在音频底板上继续级联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本实用新型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口,而且成本低廉,供电稳定。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只保护由上述物理部件以及连接各个物理部件之间的线路所构成的装置或者物理平台,而不涉及其中的软件部分。
2)、两个所述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之间采用0欧姆电阻相连;所述备用USB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0欧姆电阻连接一个USB集线器扩展底单元的输入端,通过0欧姆电阻跳接实现级联连接方式和非级联连接方式的转换;通过备用USB连接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独立供电,而且本实用新型对声音的信噪比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声卡核心单元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音频处理设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声卡核心单元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信号端子 2—备用USB连接器3—多路声卡核心板信号连接器
4—供电模块 11—ARM控制芯片 12—codec音频编解码芯片
13—RS485通信芯片 14—LDO电源转换芯片 15—拨码开关
16—JTAG编程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投显示设备
- 下一篇:基于视频监控的项目工程监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