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管束查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5018.7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戚大洲;杨云虎;宫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5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管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查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查漏装置。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排管较多,安全可靠,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供热、制冷等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的加热器、空冷器、凝汽器、冷却器大部分采用列管式换热器。若换热器管束发生泄漏,目前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查漏一般采取从壳程向管程打压技术进行查漏,费工、费时,若遇有壳程无法隔离,严密性不好或者如大部分空冷器无外壳就无法实现现场查漏。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查漏装置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管束查漏装置,可以一次性很好的查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管束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口管、压力表、阀门、进口管、管体以及设在出口管与管体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出口管和进口管分别设置于管体的两端,阀门和压力表均设置在管体上并与管体连通。
还包括与管体相连的抓握结构,抓握结构设置在管体的进口管一端或者设在管体上。
上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以及用于对密封圈位置进行固定的密封圈挡板3。
上述抓握结构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肩托。
上述进口管和管体、出口管和管体两两之间通过无缝钢管焊接或丝口链接,进口管、管体、出口管同心且中通;出口管的管径小于管体的管径,出口管的长度大于密封圈的高度。
上述密封圈是圆锥台形,密封圈内有与出口管管径相适配的密封圈中心孔;所述密封圈挡板的直径大于密封圈的最大直径,密封圈挡板上有与管体管径相适配的密封圈挡板中心孔,出口管穿过密封圈挡板中心孔,密封圈挡板焊接固定于出口管和管体连接处。
上述压力表与管体之间通过压力表接头安装固定,压力表位于密封圈挡板与阀门之间,并与管体的径向水平面垂直。
上述阀门设在压力表与进口管之间,通过丝口连接或焊接固定。
上述进口管出口端有与管体径向垂直向下方向的接口。
上述手柄是金属手柄,焊接在进口管接头后方,位于管体的左立面;所述肩托是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在打压查漏时利用管子内压缩空气稳定持压是否来判断管束管子是否泄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费工,且无法从壳程向管程打压查漏问题,且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快捷,经几年使用,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挡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口管;2—密封圈;3—密封圈挡板;4—压力表;5—阀门;6—进口管;7—手柄;8—肩托;9—管体;10—密封圈挡板中心孔;11—密封圈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利用新型管道查漏装置从管侧对管束进行逐根管子进行打压查漏,尤其是确定了泄漏管子的大致区域后,更加快捷、准确,效果十分明显。
具体结构参见图1、图2以及图3,进口管6、管体9、出口管1均用不同尺寸无缝钢管焊接或丝口链接而成,同心且中通。出口管1管径须小于所查漏管束管子直径,长度大于密封圈2的高度。密封圈2为圆锥台形,材质为硬橡胶或牛筋富有弹性,内有等同出口管1管径的中心孔。密封圈挡板3为铁质内有等同出口管管径中心孔的圆板,直径略大于密封圈2大圆面径,出口管1穿过密封圈挡板中心孔10,密封圈挡板3焊接固定于出口管1和管体9连接处。密封圈2小面直径略小于被查漏管道管子直径,圆锥台锥度大于30°,出口管1穿过密封圈中心孔11,将大面紧贴于密封圈挡板3安装。
压力表4通过在管体9上焊接压力表接头进行安装,位置位于密封圈挡板3和阀门5之间,垂直于管体9径向水平面安装。阀门5必须严密无泄漏,开关快捷,可丝口或焊接安装与压力表4与进口管6中间适当位置。
进口管6通过弯头焊接或丝口连接于阀门后与管体9相连,并在管体9径向垂直下方。手柄7可选用金属轻便材料焊接于进口管弯头后方,管体9的左立面。肩托8为椭圆形,延伸安装于手柄7后方。肩托8、手柄7、阀门5位置可优化确定,只要操作舒服、方便即可。
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狭小,易于操作,可实现因无法通过壳程打压进行管列式换热器管束管子查漏的难题。适用于大多数现用的要列管式换热器的查漏检修工作。
具体操作方法:1)先用堵头堵住被查管束管子的一端口无泄漏;
2)通过本装置进口管6处引入压缩空气;
3)关闭阀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5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