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4710.8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求;查小龙;吴心亮;胡育源;周苏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背光 移位 lcm 液晶显示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LCM液晶显示器以其图像清晰细腻,不闪烁,不伤眼,无辐射,低功耗,更轻薄等众多优点而取代了传统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较多应用于电子表、手机、PDA、掌上游戏机、学习机、GPS导航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电脑显示器以及电视机等。在汽车,医疗,军事等高可靠性要求领域也均有应用。其中较好的结构设计和构装技术可以在日常应用中可以更节能,更好的保护液晶显示器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为产品的寿命延长起到非常积极地作用,为产品积累更多的信誉和口碑。
目前,传统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一般包括FOG液晶显示屏1、背光膜材2、胶框3、导光板4、反射片5以及金属背板6,导光板4入光口设有灯条LB41,背光膜材2包括上增光片21、下增光片22和下扩散片23,背光膜材2一般左右各设置一个耳朵201固定在胶框3的胶框槽31内;当LCM液晶显示模组在做振动、跌落或滚筒测试时,背光膜材2在胶框槽31内容易上下左右移动和各膜材偏位,各材料相互磨擦,上增光片21的背涂容易擦伤下增光片22;下扩散片23与导光板4磨擦,导光板4出光面容易擦伤,最终LCM液晶显示模组出现显示白斑或亮边,影响产品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将背光膜材利用固定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定位在胶框内,防止在LCM液晶显示模组在做振动、跌落或滚筒测试时,背光膜材在胶框槽内的移动和偏位,避免出现白斑和亮边,提升LCM液晶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包括FOG液晶显示屏、用于安放FOG液晶显示屏的胶框以及设于FOG液晶显示屏背面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背面设有起支撑保护作用的金属背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背面设有反射片,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设有LB,导光板的正面设有背光膜材,背光膜材安装在胶框上,背光膜材的左侧设有一个左侧固定耳,背光膜材的右侧设有至少一个右侧固定耳,胶框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安放左右侧固定耳的定位槽,右侧固定耳上设有固定孔,胶框右侧的定位槽上设有与固定孔配合的定位柱。
优选地,所述背光膜材的右侧设有两个右侧固定耳,胶框右侧对应的两个定位槽内分别设有与对应右侧固定耳上固定孔配合的定位柱。
更优选地,其中一个右侧固定耳上固定孔与定位柱相吻合。
更优选地,另一个右侧固定耳上固定孔内留有供定位柱在Y方向移动的间隙,间隙为0.5mm。
优选地,所述背光膜材包括依次层叠的下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导光板处于下扩散片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FOG液晶显示屏包括Cell、pol、IC以及线路板。
更优选地,所述线路板为FPC或PCB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将背光膜材的左右两侧各设置固定耳,且右侧固定耳利用固定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定位在胶框内,防止在LCM液晶显示模组在做振动、跌落或滚筒测试时,背光膜材在胶框槽内的移动和偏位,避免出现白斑和亮边,提升LCM液晶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的放大图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中一个右侧固定耳的放大图B-B;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背光膜材移位的LCM液晶显示模组结构中另一个右侧固定耳的放大图C-C。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4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板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防止漏蓝光的LCD液晶显示模组背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