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温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4091.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波 |
主分类号: | F24D19/02 | 分类号: | F24D1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李西宝 |
地址: | 41015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温度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室内垂直温度差的系统。
背景技术
大空间建筑室内热环境与一般建筑不同,由于高度高、屋顶日辐射大,热空气轻,冷空气重,热空气不断上升,使得室内温度上边高,下边低,上下温度差常常达10℃以上。若室内的散热设备,室内垂直温度差会更大。
目前,高大空间或厂房的采暖方式主要有普通散热器采暖、辐射采暖和热风采暖。由于高大厂房具有建筑体量大的特点,容易产生垂直温度分层现象,使得散热器布置困难,而且工作区温度难以达到要求;严重的室内垂直温度分层,会影响人们工作的环境。维持室内适宜的环境温度,需设置功率较大的通风对流或空调系统,不仅能耗高,在某些行业还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如采用室内空气强制循环,会影响室内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对发酵生产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温度调节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位于室内底部或地面以下的散热器;位于室内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散热器的出口连通的集热器;第一流体进口与所述集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流体出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换热器;位于与所述散热器、集热器和换热器连通的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散热器、集热器至少其中之一由上板和下板封闭而成,上板和下板之间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有进口联箱,另一端连接有出口联箱;所述散热器、集热器的上板和/或下板为平板、间隔或连续布置的凸台板、或带凸点的花纹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散热器和集热器至少其中之一由若干根矩形管或圆形管并列排布而成;所述矩形管或圆形管的第一端连接有进口联箱,另一端连接有出口联箱。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所述集热器由上板和下板封闭而成,上板和下板之间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上板和下板之间的流道的第一端连接有进口联箱,另一端连接有出口联箱;所述集热器的下板为间隔或连续布置的凸台板,凸台板的凸台与上板之间形成流道;室内温度调节系统还具有与所述集热器的近进口联箱一端连接的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包括上端与所述流道外表面连接的挂杆,与所述挂杆的下端连接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温度调节系统,所述集热器由若干根圆形管并列排布而成;所述圆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联箱或出口联箱;室内温度调节系统还具有与所述集热器的近进口联箱一端连接的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包括上端与所述圆形管连接的挂杆,与所述挂杆的下端连接的集水槽,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改进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采用风机对室内空气进行强制循环,即可减小室内室内垂直温度差,改善室内环境,避免强制通风影响生产。可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实施例室内温度调节系统的集热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的散热器、集热器的截面之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波,未经谭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4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