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隔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4047.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生;袁佳乐;杨吴寒;柏静怡;卢艺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支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地震往往会对建筑造成很大的损坏,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需要在上部重物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支座,以提高建筑抗震效果,摩托车的减震器是通过粘滞液体在舱内移动,提高摩擦耗能减少震动,同理可在隔震支座内设置橡胶球,在橡胶球内部增加粘滞液体,遇到震动液体在舱内移动,提高摩擦耗能,因此可以将两者相互结合设计一种阻尼隔震支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隔震支座,采用在隔震支座内设置橡胶球,在橡胶球内部增加粘滞液体,遇到震动液体在舱内移动,提高摩擦耗能,由于液体流动性可以实现全方向隔震,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成排安装在上部重物和地基之间,所述隔震支座包括支柱、侧囊、隔震球和阻尼液仓,所述支柱下方有隔震球,所述侧囊为环形柱,所述侧囊将隔震球包住,所述隔震球顶部通过金属吸热板固定在支柱底部,所述隔震球包括中部隔仓、边缘隔仓、金属吸热板、阻尼液和橡胶囊,所述金属吸热板在橡胶囊顶部,所述橡胶囊由中部隔仓和边缘隔仓相连形成,所述中部隔舱和边缘隔仓由四个等腰三角形面和一个弧形面组成,所述四个等腰三角形面的侧边相连形成四棱锥,所述弧形面与四个等腰三角形面的侧边底面相连,所述四棱锥顶点为隔震球的球心,所述四个等腰三角形面均设置有橡胶圈和摩擦孔,所述隔仓内填充有阻尼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囊上部开口的内壁有限位环,通过限位环可以防止隔震球震动过程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圈为多级橡胶圈,各级橡胶圈由内至外弹性系数变大,所述多级橡胶圈为三级橡胶圈包括一级橡胶圈、二级橡胶圈和三级橡胶圈,各级橡胶圈围合形成摩擦孔,所述三级橡胶圈外围有钢圈和散热片,隔仓的四个等腰三角形面均设有摩擦孔,摩擦孔可以提高摩擦性能,中部隔仓得摩擦孔分别由弹性系数最大的三级橡胶圈,弹性系数较大的二级橡胶圈和弹性系数最小的一级橡胶圈由外向内围合而成,边缘隔仓由三级橡胶圈和二级橡胶圈由外向内围合而成,发生小地震时,阻尼液的震动较小,中部隔仓的弹性系数最小的一级橡胶圈被撑开,实现阻尼液的流通,中地震发生时,阻尼液震动较大,中部隔舱的弹性系数最小的一级橡胶圈和弹性系数较大的二级橡胶圈以及边缘隔仓的二级橡胶圈被撑开,摩擦孔增多,面积增大,抗震性能增强,大地震发生时,阻尼液震动最大,摩擦孔被完全撑开直至弹性系数最大的三级橡胶圈外围的钢圈,此时,摩擦孔数量和面积达到最大,抗震性能最强,钢圈外围的散热片及时散热,降低阻尼液的温度和内能,多级橡胶圈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地震的大小进行调整,有效达到抗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震球中部有铅芯或橡胶柱,设置铅芯或橡胶柱可以提高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隔震支座,主体部分为中部隔震球体,球体外部为橡胶囊,橡胶囊内部为如图的n个舱口,各舱口与相邻舱口间均有n个大小不一的由多级橡胶圈围合形成的摩擦孔,舱口为柔性金属材质,橡胶囊内部充斥满油液等阻尼液,当地震发生时,地基与上部结构发生位移,橡胶囊在限位环的限制下,橡胶囊内油液再各个舱内来回流动,摩擦耗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舱口吸收并导至顶或底部冷却片处导处,为增加橡胶囊竖直刚度,增大油液的可流通性,可在橡胶囊中部增加铅芯或橡胶,弹簧等竖向受压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震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震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震球的隔仓示意图;
图示说明:
1、上部重物;2、隔震支座; 3、地基;21、支柱;22、侧囊;23、限位环;24、隔震球;25、阻尼液仓;241、中部隔仓; 242、金属吸热板;243、摩擦孔;244、边缘隔仓;245、一级橡胶圈;246、二级橡胶圈;247、三级橡胶圈;248、钢圈;249、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隔震支座,采用在隔震支座内设置橡胶球,在橡胶球内部增加粘滞液体,遇到震动液体在舱内移动,提高摩擦耗能,由于液体流动性可以实现全方向隔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4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桁架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滑动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