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3917.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储小旺;王凯;卫平公;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东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2 | 分类号: | H01B7/22;H01B7/29;H01B7/42;H01B7/18;H01B7/28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效果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作为各类电器、仪表及自动装置之间的电力输送线,主要用于电力输送,当电力电缆通过一定负载电流时,电缆会产生一定温度,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电缆表面温度就越高,当其一直处于较高或超过电缆允许的最高持续工作温度时,电缆继续通电运行后将产生绝缘热击穿现象,造成电缆发生相间短路跳闸现象,严重的可能引起火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包括电缆铜芯,所述电缆铜芯外侧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设有内钢丝层,所述内钢丝层包括环向内钢丝和轴向内钢丝,所述轴向内钢丝对称分布在绝缘层外侧,且轴向内钢丝之间通过环向内钢丝固定连接,该内钢丝层外侧设有外钢丝层,所述外钢丝层包括环向外钢丝和轴向外钢丝,所述轴向外钢丝位于轴向内钢丝的外侧,且其固定连接环向内钢丝,所述环向外钢丝固定连接在轴向外钢丝外侧,该外钢丝层外侧设有防水透气膜层,所述防水透气膜层外侧设有电缆外绝缘层,所述电缆外绝缘层上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裹覆盖在电缆铜芯上,所述环向内钢丝位于绝缘层外侧,所述轴向内钢丝交替安装在环向内钢丝的内侧和外侧,且位于环向内钢丝的内侧的轴向内钢丝内嵌在绝缘层外表面上,所述环向内钢丝的数量为偶数。
优选的,所述轴向外钢丝均位于环向外钢丝的内侧,且轴向外钢丝的数量为轴向内钢丝数量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端接触在防水透气膜层的外表面,该散热孔的直径小于0.5mm,其均为分布在电缆外绝缘层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电缆铜芯上通有负载电流时,其表面温度升高,由于内钢丝层和外钢丝层之前存在一定空隙,保证电缆内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某处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达到扩散热量的作用;
2、通过内钢丝层和外钢丝层可以加强电缆的强度,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3、利用防水透气膜具有高透气和耐高温的性能,其允许电缆内外的空气具有一定流动性,又避免空气中水分进入电缆内,从而达到对发热铜芯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钢丝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铜芯、2绝缘层、3内钢丝层、31环向内钢丝、32轴向内钢丝、4外钢丝层、41环向外钢丝、42轴向外钢丝、5防水透气膜层、6电缆外绝缘层、6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电缆,包括电缆铜芯1,电缆铜芯1外侧设有绝缘层2,绝缘层2外侧设有内钢丝层3,内钢丝层3包括环向内钢丝31和轴向内钢丝32,轴向内钢丝32对称分布在绝缘层2外侧,且轴向内钢丝32之间通过环向内钢丝31固定连接,绝缘层2包裹覆盖在电缆铜芯1上,环向内钢丝31位于绝缘层2外侧,轴向内钢丝32交替安装在环向内钢丝31的内侧和外侧,且位于环向内钢丝31的内侧的轴向内钢丝32内嵌在绝缘层2外表面上,环向内钢丝31的数量为偶数,当电缆铜芯1上通有负载电流时,其表面温度升高,由于绝缘层2为耐高温材料,其将温度传导到内钢丝层3上,由于内钢丝层3之前存在一定空隙,保证电缆内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某处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同时通过内钢丝层3可以加强电缆的强度。
请参阅图2-3,该内钢丝层3外侧设有外钢丝层4,外钢丝层4包括环向外钢丝41和轴向外钢丝42,轴向外钢丝42位于轴向内钢丝32的外侧,且其固定连接环向内钢丝31,环向外钢丝41固定连接在轴向外钢丝42外侧,轴向外钢丝42均位于环向外钢丝41的内侧,且轴向外钢丝42的数量为轴向内钢丝32数量的二分之一,外钢丝层4和内钢丝层3的结构类似,同样达到扩散热量的作用,并且将热量传导到防水透气膜层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东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东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3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