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线缆保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3085.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章乐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纤维 阻燃型热熔胶 自动灭火功能 阻燃型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 线缆保护 自动脱落 隔热层 粘合 灭火 均匀涂覆 受热 粘合力 多块 火源 熔融 起火 阻隔 体内 火灾 覆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线缆保护管,包括PE管本体,在所述PE管本体的内侧面上粘合有一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而在所述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的内侧面上则均匀涂覆有一阻燃型热熔胶层,在所述阻燃型热熔胶层的内侧面上均匀粘合有多块阻燃纤维布。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管体内发生火灾,阻燃型热熔胶层即会受热,一旦达到一定温度,阻燃型热熔胶层即会发生熔融,降低与阻燃纤维布之间的粘合力,使得阻燃纤维布自动脱落、覆盖火源,通过阻隔空气实现自动灭火功能,同时,由于阻燃纤维布采用分散设计,还可起到定点灭火的效果,即何处起火,该处的阻燃纤维布即会自动脱落、灭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和线缆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线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
线缆保护管又名线缆管、电力线缆管、水泥线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线缆保护管等。线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线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线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线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PE 线缆保护管是以优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助剂经挤出方式加工成型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具有耐腐蚀、抗老化、抗冲击、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等性能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埋设高压线缆、路灯线缆保护套管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城市道路建设、小区开发、园林景观、企业建设等场所,作为电力、路灯、草坪灯、庭院灯、小区智能化、有线电视、通讯、智能交通等线缆的穿线护套管。
现今的PE线缆保护管一般是采用的一体式结构,有效提高了防水能力,但是现今的线缆一般是采用PVC 或CPVC 材料制成的,PVC 或CPVC 材料的耐热性能相当有限,一旦线缆发生短路,很容易引起火灾。如果能够使得线缆保护管具备自动灭火功能,那么就能有效提高电缆安全性,更好地控制火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线缆保护管。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线缆保护管,包括PE管本体,在所述PE管本体的内侧面上粘合有一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而在所述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的内侧面上则均匀涂覆有一阻燃型热熔胶层,在所述阻燃型热熔胶层的内侧面上均匀粘合有多块阻燃纤维布。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的厚度为2.3-5.5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阻燃型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8-1.5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的多块阻燃纤维布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且多块阻燃纤维布完整覆盖阻燃型热熔胶层的内侧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阻燃纤维布的厚度为1.5-3.0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PE材料的管体,具有耐腐蚀、抗老化、抗冲击、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等性能特点,并且应用了多种阻燃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管体内发生火灾,阻燃型热熔胶层即会受热,一旦达到一定温度,阻燃型热熔胶层即会发生熔融,降低与阻燃纤维布之间的粘合力,使得阻燃纤维布自动脱落、覆盖火源,通过阻隔空气实现自动灭火功能,同时,由于阻燃纤维布采用分散设计,还可起到定点灭火的效果,即何处起火,该处的阻燃纤维布即会自动脱落、灭火,另外阻燃型聚氨酯隔热层可有效降低管外温度环境对阻燃型热熔胶层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章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章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3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