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配合旋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3014.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宽耀;王毅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配合 旋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的旋钮。
背景技术
在飞机的控制面板上,同轴操作器件是一个重要成员,因其功能的组合化而受国内外航电企业青睐,比如宏明电子的WI16-22和WI16-12型电位器、Grayhill的62C系列光编码器、Grayhill的43系列波段开关等等。作为同轴操作器件的匹配器件,组合式旋钮不可或缺,特别是下层旋钮是专用的,不具备可替换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形配合旋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
旋钮本体(1)采用透明材料,为圆柱结构,侧面均布着弧面凹槽,起到防滑和增强操作手感的作用。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夜间模式下,透光标记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旋钮本体(1)顶面局部涂覆不透光材料,设有透光区,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
优选地,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对比层(2),对比层(2)也为不透光材料,对比层(2)包围在于透光标记(3)外侧,对比层(2)与透光标记(3)的对比度在9:1以上,在白天环境光下,通过对比层(2)可以突出透光标记(3)。
优选地,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为灰色,对比层(2)为黑色,透光标记(3)为白色,灰色是为了匹配导光板的颜色,黑白色的色差大,易于分辨。
优选地,旋钮本体(1)底部的环形边沿上涂覆不透光层(6),夜间飞行时,防止旋钮底部的光从旋钮与导光板的缝隙间漏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体为圆柱结构,侧面均布着弧面凹槽,起到防滑和增强操作手感的作用,主要用于双轴电位器的下层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面。
图中:1-旋钮本体;2-对比层;3-透光标记;4-紧定螺钉;5-螺套;6-不透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对比层2,对比层2也为不透光材料,对比层2包围在于透光标记3外侧。除透光底面和顶面的透光区7外,旋钮本体1覆盖层从内到外分别是透光白漆、黑漆、灰漆。透光标记3和对比层2是用激光刻字机刻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3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压欠压保护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