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棱镜装置及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92578.7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凯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G01B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装置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棱镜装置及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形体有大坝、桥梁、高层建筑物、边坡、隧道和地铁等,对于这些复杂的工程结构,难以准确预测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进行现场监测以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变形监测是上述结构安全监测的首要内容。
变形监测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载荷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变形监测的测量点一般采用固定的精密棱镜。
随着国内外基础建设的发展,变形监测用棱镜的需求也会随之扩大。现有常规沉降观测测量方法,反射棱镜为单一反射面,因往复测量的需求,需要在测量路线上交替布置相反方向的棱镜。一般一条20公里长的地铁隧道需要布置2400个观测点,也就是需要2400个反射棱镜,工作量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装置及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路线上需要交替布置相反方向的棱镜装置,工作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棱镜装置,包括棱镜座和棱镜盖,所述棱镜座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开口向外,且相互对称;所述棱镜盖包括插接部和透光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所述透光部上设有透光孔,且所述透光部的内壁设有与棱镜透光面一端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安装槽内镶嵌有棱镜,所述棱镜透光面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均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靠近槽口的位置设有卡紧部件,所述卡紧部件用于卡紧所述棱镜盖。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卡紧部件包括卡紧轴,所述卡紧轴插接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内设有用于对所述卡紧轴复位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的插入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复位弹簧的限制头,所述卡紧轴上设有卡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卡紧轴上,且位于所述限制头与所述卡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装置,包括基座和上述棱镜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支杆,所述棱镜装置的棱镜座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支杆的端部,该监测装置具有上述棱镜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一端固接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可拆卸式固接有Y型直角支架,所述Y型直角支架包括U型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棱镜装置的棱镜座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U型固定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支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所述Y型直角支架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十字插接槽,所述Y型直角支架的连接部上设有十字插接头,所述十字插接头与所述十字插接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可伸缩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座的顶部设有用于遮挡的遮挡盖。
本实用新型棱镜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棱镜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棱镜的棱镜座和用于压紧固定棱镜的棱镜盖,使用时,选择与棱镜座上的安装槽相匹配的棱镜,将棱镜的反射工作面镶嵌于安装槽内,棱镜的透光面朝向安装槽的槽口,将棱镜盖的插接部插入安装槽内,棱镜透光面一端卡入棱镜盖透光部内壁设有的卡槽内,从而实现棱镜盖对棱镜的紧固。棱镜座两侧的安装槽内均安装有棱镜,两个棱镜对称反向设置,分别通过棱镜盖上的透光孔接收测量路线上相反两方的测量仪器所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测量仪器,一个棱镜装置可以完成正反两个方向的监测,无需再单独设置两个方向相反的监测装置,从而大大减小了工作量和系统成本。具体的,同一棱镜座两侧安装的棱镜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根据需要求不同;棱镜可以选用三角锥棱镜,三角锥棱镜通过三个90°角回射入射光束,且其反射面的误差都控制在几秒精度以内,使其测量的数据误差更小,监测精度更高。
此外,该棱镜装置进行变形监测时,棱镜座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棱镜,无需将棱镜装置转动180°即可完成正反两方向的变形监测,从而减少了转动棱镜座造成棱镜角度误差,而影响变形监测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凯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凯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2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