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机专用磁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958.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越;许世光;张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顺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06 | 分类号: | H02K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市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电机 专用 磁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路结构,具体的涉及一种超薄电机专用磁路结构。
背景技术
磁通所通过的路径称为磁路,用强磁材料构成在其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的闭合回路。它也是一种研究含有用以导磁的铁心的电磁器件的模型,在这些器件中利用磁路在其中获得需用的磁场。磁路一般由通电流以激励磁场的线圈、由软磁材料制成的铁心,以及适当大小的空气隙构成。特别是在电机产品中,常用永磁体作为磁场的激励源,通有电流的铜线圈作为感觉线圈,磁路由磁极、气隙等构成。目前市场上常规的电机都采用磁瓦作为磁场激励源,用铜线圈作为感应线圈,但这种电机存在磁瓦前后表面的磁场发散、电磁场气隙较大等问题,导致电机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超薄电机专用磁路结构,克服目前市售电机中存在磁瓦前后磁场发散、电磁场气隙较大等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超薄电机专用磁路结构,包括磁场激励源和导磁体,所述导磁体为环形片状结构,其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所述磁场激励源为环形片状结构的永磁铁,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磁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磁场激励源的下表面通过磁性连接,所述导磁体的下表面设有电镀薄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的上底与所述矩形的下边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体的厚度为0.5~0.8mm,所述导磁体的内环直径为150mm~185mm。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的下底包括第一底角和第二底角,所述第一底角为90度,所述第二底角为60度,所述第二底角比第一底角更接近所述导磁体的圆心。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薄膜层的横截面为弓形,其厚度为0.01~0.03mm,所述弓形的角度为80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体的材料为电工钢。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薄膜层的材料为铁钴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激励源为多极环形钕铁硼永磁体,其内环直径为150mm~185mm。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激励源的极数为16极。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多极环形永磁体作为磁场的激励源,磁体背面设计采用了环形电工钢和电镀薄膜层结构,环形电工钢可以有效的引导多极环形永磁体形成闭路,增强导磁性;而电镀薄膜层采用厚度为0.01~0.03mm的铁钴合金,有效地起到了磁屏蔽的作用,防止电机中磁场向外发散,控制了电机运行中形成的动态磁场对外部环境造成的电磁干扰,克服了目前磁路结构中空间磁场损失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一种超薄电机专用磁路结构,包括磁场激励源1和导磁体2,所述导磁体2为环形片状结构,其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所述磁场激励源1为环形片状结构的永磁铁,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磁体2的上表面与所述磁场激励源1的下表面通过磁性连接,所述导磁体2 的下表面设有电镀薄膜层3,所述电镀薄膜层3可采用化学电镀的方法电镀到导磁体2的底面上。所述梯形的上底与所述矩形的下边长度相等,以使导磁体2与磁场激励源1的接触面相一致,达到紧密配合的效果。所述导磁体2的厚度为0.5~0.8mm,所述导磁体2的内环直径为150mm~185mm。所述梯形的下底包括第一底角和第二底角,所述第一底角为90度,所述第二底角为60度,所述第二底角比第一底角更接近所述导磁体2的圆心,即具体60度的底角向导磁体2的内部延伸。所述电镀薄膜层3的横截面为弓形,其厚度为0.01~0.03mm,所述弓形的角度为80度,将所述导磁体2的底面完全覆盖。所述导磁体2的材料为电工钢,可采用市场上的常用型号。所述电镀薄膜层3的材料为铁钴合金。所述磁场激励源1为多极环形钕铁硼永磁体,其内环直径为150mm~185mm。所述磁场激励源1的极数为16极。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磁路结构,采用多极环形永磁体作为磁场的激励源,磁体设计采用了环形电工钢和电镀薄膜层结构,环形电工钢可以有效的引导多极环形永磁体形成闭路,增强导磁性;而电镀层采用弓形结构的铁钴合金,可有效地起到磁屏蔽的作用,防止电机中磁场向外发散,控制了电机运行中形成的动态磁场对外部环境造成的电磁干扰,克服了目前磁路结构中空间磁场损失的不足,提高了电机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顺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顺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扶梯扶手带振动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阳台风铃休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