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贴胶检测机构及包含该检测机构的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1417.6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纪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耳贴胶 检测 机构 包含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贴胶检测机构及包含该检测机构的卷绕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和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g,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因此受到很多动力设备厂商的使用。
目前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是通过焊接方式粘贴在极片上的,由于极耳边缘偶尔会有毛刺,为了提高电芯的安全性、防止焊接处(或极耳)刮伤隔膜,需要对极耳焊接的位置做贴胶处理,设备在做贴胶动作时也会有操作失误,必须要有检测工艺过程。申请号201310410899.X的专利中是通过CCD设备来检测保护胶带是否贴好,这样虽然效果较好,但检测设备过于昂贵,从而增加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贴胶检测机构以及使用了这种贴胶检测机构的卷绕机。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极耳贴胶检测机构包括导电辊和导电探针机构,极片先后经过所述导电辊和所述导电探针机构,所述导电探针机构电连接至所述导电辊,当所述导电探针机构中的探针压向极片时,导电探针机构—导电辊—极片构成完整电回路,电回路中设置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探针机构包括夹爪气缸、上压板、下压板和探针,所述夹爪气缸的两个夹爪分别固定连接上、下压板,上、下压板上固定有探针。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极耳贴胶检测时极片上极耳的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通过绝缘座固定至所述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上的探针电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电连接至导电辊,所述上压板上的探针、电源、导电辊以及极片构成检测极片上表面的贴胶状况的检测回路;所述下压板上的探针与所述电源、导电辊、极片构成检测极片下表面的贴胶状况的检测回路。
或者所述上压板上的探针电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电连接至导电辊,所述上压板上的探针、电源、导电辊以及极片构成检测极片上表面的贴胶状况的检测回路;所述下压板上的探针与导电辊、极片、另一个电源构成检测极片下表面的贴胶状况的检测回路。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卷绕机,该卷绕机中包含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极耳贴胶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片上极耳处贴胶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来一个导电辊与导电探针机构来实现贴胶的检测功能,结构简单;2、降低成本,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探针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电探针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夹爪气缸1、上压板2、探针3、下压板4、极片5、极耳6、保护胶带7、导电辊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以下描述中坐标均采用:以图2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前。
本实用新型中的极耳贴胶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导电辊8,一部分为导电探针机构,极片5先后经过导电辊8与导电探针机构,如图1中所示,当导电探针机构中的探针3压向极片时,导电辊8、导电探针机构以及极片5构成完整电回路,如果保护胶带没有贴好,则探针能够接触到极片,则完整电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反之,回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极耳6在被焊接在极片5上后,贴胶机构会在对应极耳6与极片5的焊接位置处上下侧均贴上保护胶带7,位于上下侧的保护胶带7位置对应。在贴胶完毕后,带有保护胶带的极片将经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极耳贴胶检测机构,检测贴胶情况。
图2中所示为极耳贴胶检测机构中的导电探针机构,其包括夹爪气缸1、压板以及固定在压板上的探针3。夹爪气缸1的上夹爪固定连接上压板2,上压板2上固定有多个探针3,夹爪气缸1的下夹爪固定下压板4,下压板4上固定有多个探针3,上下探针3都是一一相对,探针3通过电线与电源、导电辊8电连接,为了避免回路中出现电流时对夹爪气缸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出于安全考虑,探针3通过绝缘座固定在压板上。极耳6的边缘是重点检测的地方,因此,探针3沿极耳边缘设置,优选的,如图3中所示,探针沿极耳的边缘对应极耳6与极片5的焊缝位置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1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组采样线束通断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计量回路接线错误判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