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0936.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8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欧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皇朝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4;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换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换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梯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 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在电梯系统中,无论是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极其重视的部分,然而电梯的换气系统往往被人们忽视,因为日常电梯正常行驶时,电梯简单的换气孔即能完成换气任务,但是一旦电梯出现意外,无论是停、打滑或者是短距离坠落,身处电梯内的人都会十分紧张,简单的换气孔则不能满足人们的呼吸用途,甚至在打滑或短距离坠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被人体一并吸入后悔产生更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梯换气装置,包括;电梯轿厢、厢顶顶板、吊顶板、安全活动板、换气装置;
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厢顶顶板,所述厢顶顶板上设置有多组进气孔和一组安全门;所述厢顶顶板下方设置有所述吊顶板,所述吊顶板与所述电梯轿厢固定连接,所述吊顶板与所述厢顶顶板之间为换气层,所述吊顶板上方设置有两条移动滑轨,所述移动滑轨上设置有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与一组紧急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吊顶板内部加工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内设置有所述安全活动板,所述安全活动板的位置处在所述两条移动滑轨的中间,所述安全活动板内部设置有一组活动板驱动装置,所述活动板驱动装置分别包括一组手动驱动装置和一组电动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换气壳体;所述换气壳体上设置有滑轨凹槽,所述滑轨凹槽与两组所述移动滑轨尺寸相对应,所述换气壳体上设置有一组换气风扇,所述换气风扇与一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吊顶板上方,所述蓄电池还与所述电梯外接电路电连接,所述换气壳体下端加工有多组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紧急驱动装置包括两组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部与所述换气壳体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电动推杆还分别通过两组控制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两组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紧急开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驱动装置包括两组驱动丝杠,两组所述驱动丝杠上分别设置有一组丝杠螺母,两组所述丝杠螺母设置在所述安全活动板内部,其中一组与所述驱动丝杠端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斜齿轮,所述斜齿轮与手动驱动装置配合连接,另一组驱动丝杠与电动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把手,所述驱动把手与驱动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把手设置在所述厢顶顶板上方,所述驱动连杆底端设置有一组与所述斜齿轮啮合的从动斜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装置为一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控制按钮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厢顶顶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厢顶顶板上设置的进气孔内设置有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与所述进气孔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性炭网内填充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活动板上加工有多组百叶孔。
进一步的,所述紧急开关槽加工在所述电梯轿厢侧壁上,所述紧急开关槽上设置有一组通过玻璃连接臂连接的保护玻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电梯轿厢内的受困人员能够紧急击破紧急开关槽上覆盖的保护玻璃的玻璃连接臂,按动两个控制开关中的一个,推动换气装置移动到规定位置,开始紧急换气,保证受困人员不会呼吸不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驱动装置驱动安全活动板的移动,当电梯停止位置不方便救援人员打开电梯门进行救援时,通过从电梯井内到达电梯上方,通过两种驱动装置中的一个,完成安全活动板的移动,保证受困人员及时逃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皇朝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皇朝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0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