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90582.X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亮平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赋权律师事务所44310 | 代理人: | 龚安义 |
| 地址: | 34281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虹膜 识别 联网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
背景技术
虹膜锁是一种以人体虹膜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虹膜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虹膜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虹膜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
但是现有的虹膜锁功能单一,相对于机械锁和门卡电子锁唯一的区别就是,开锁的“钥匙”由原来的机械钥匙和门卡变成了指纹,而没有其它更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的虹膜锁需要在锁本体上录入人眼虹膜,开锁也仅限于在虹膜锁本体上输入虹膜信息,无法实现远程录入虹膜信息和远程开锁的功能。而且现有的虹膜锁仅仅是一种单独使用的锁具,没有和多样化的手机APP以及物联网系统结合起来,锁与锁,锁与物联网系统之间都是分离的,在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传统的虹膜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该锁与物联网系统结合起来,可通过手机APP远程进行管理,实现远程虹膜录入、远程开锁、远程监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包括锁本体、手机APP端和物联网云端,其中所述的锁本体还包括CPU芯片、存储器、虹膜采集仪、继电器、电子锁和电源模块,所述的存储器、虹膜采集仪、继电器和电源模块均与CPU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锁与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CPU芯片和手机APP端分别网络连接所述的物联网云端。
更进一步,所述锁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器和输入面板,所述显示器为触屏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和输入面板结合为一体,与CPU芯片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锁本体内还设置有语音提醒装置,所述语音提醒装置电性连接CPU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本体上还设置有烟雾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报警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CPU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本体上还设置有摄像监控装置,所述摄像监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CPU芯片,摄像信息通过CPU芯片传输到物联网云端,然后传输到手机APP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将虹膜锁与物联网结合起来,即可通过在虹膜锁本体上录入虹膜信息开锁,也可通过手机APP远程录入虹膜信息,实现远程开锁,并且还可通过手机APP实现对虹膜锁的远程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物联网智能锁,包括锁本体10(图中未标出)、手机APP端20和物联网云端30,所述锁本体10上还设置有包括CPU芯片101、存储器102、虹膜采集仪103、继电器104、电子锁105、电源模块106、显示器107、输入面板108、语音提醒装置109、烟雾传感器110和报警器111、摄像监控装置112。
所述CPU芯片101和手机APP端20分别网络连接所述的物联网云端30,同时所述CPU芯片101还与存储器102、虹膜采集仪103、继电器104、电源模块106、显示器107、输入面板108、语音提醒装置109、烟雾传感器110、报警器111和摄像监控装置112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104还与电子锁105电性连接,所述的显示器107为触屏显示器,显示器107与输入面板108结合为一体。
开门的虹膜信息可通过锁本体10上的虹膜采集仪103录入,也可通过手机APP端录入,录入的虹膜信息会存储在存储器102或手机APP端20内,然后传输到物联网云端30,存储在物联网云端30数据库,然后无线传输到对应的手机APP端20或锁本体30存储记录下来,与开锁时输入的虹膜信息比对,当输入的虹膜信息与存储的虹膜信息一致时,实现开锁。
开锁时,用户可通过锁本体10上的虹膜采集仪103录入虹膜信息开锁,也可通过手机APP端20,利用手机自带摄像头录入虹膜信息,实现远程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亮平,未经刘亮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0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