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臂塔吊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551.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1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洋;白贺昶;林冰;王伟;郑洪祥;殷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4 | 分类号: | B66C23/64;B66C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吊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塔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臂塔吊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原材料。目前,在各种钢结构施工现场中,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主要有内爬式及外挂式两种安装方式,其安装方式需根据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具体选择。外挂式塔吊大部分是采用附着式,即从地面基础生根,用塔吊标准节进行累计提升,然后使用附墙框进行塔吊标准节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根据塔吊附墙框的设计深化高度,需要在地下二层才能预埋第一道塔吊附墙框埋件并进一步进行塔吊施工,导致工期变长。为了最大化的节省工期,需要一种更加科学的塔吊支撑装置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臂塔吊支撑系统,以解决采用现有塔吊支撑系统导致工期变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臂塔吊支撑系统,其包括:塔吊附墙框、水平斜撑杆和竖向撑杆;所述塔吊附墙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和与主梁垂直连接的两个次梁;所述水平斜撑杆包括第一水平斜撑杆和第二水平斜撑杆;第一水平斜撑杆的一端与一个主梁连接,另一端与建筑剪力墙连接;第二水平斜撑杆的一端与另外一个主梁连接,另一端与建筑剪力墙连接;所述竖向撑杆包括第一竖向撑杆和第二竖向撑杆,所述第一竖向撑杆的一端与一个主梁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的底板连接;所述第二竖向撑杆的一端与另外一个主梁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的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一步,所述主梁的一端与建筑剪力墙连接,第一水平斜撑杆的一端、第二水平斜撑杆的一端、第一竖向撑杆的一端、和第二竖向撑杆的一端与对应主梁远离建筑剪力墙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一步,第一水平斜撑杆与主梁之间的夹角为20度~60度,第二水平斜撑杆与主梁之间的夹角为20度~60度。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耳板、埋件钢板、埋件钢筋;所述耳板与埋件钢板焊接连接,所述埋件钢筋与埋件钢板采用穿孔塞焊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一步,所述建筑物的底板在安装连接件的位置凿除底板钢筋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一步,还包括混凝土灌浆层,所述混凝土灌浆层浇筑在埋件钢板与底板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由于受力的原因,斜撑杆件与剪力墙角度不能过小,导致斜撑杆件较长。在使用上述实施例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进行施工时,主梁的一端与建筑剪力墙连接,第一水平斜撑杆和第二水平斜撑杆分别与建筑剪力墙连接;同时,第一竖向撑杆和第二竖向撑杆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的底板连接。本支撑系统将竖向撑杆垂直立于底板之上,使整个支撑系统更加稳固,并有效的提前了塔吊安装的时间,节省工期。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底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梁,2、次梁,3、第一水平斜撑杆,4、第二水平斜撑杆,5、第一竖向撑杆,6、建筑剪力墙,7、耳板,8、埋件钢板,9、埋件钢筋,10、混凝土灌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 下一篇:一种起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