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430.8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井桥;杨航;黄国添;叶财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44305 | 代理人: | 周海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在不断的上升,尤其在用电高峰时段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而用电低峰时又会出现电力供应过剩的现象。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峰平谷电价差的客观情况,因而为了节约电力资源,目前通过在晚上用电低峰时通过蓄冰装置来制冰,而在白天通过该蓄冰装置内蓄存的冰来制冷的方法,可以移峰填谷、完美错开用电高峰期,从而不仅为国家降低了电网的用电压力,也为用户节省了电费。
目前,现有的蓄冰装置内的冷却盘管的两端一般分别与设于进口的分液器和设于出口的集液器相连。蓄冰装置作为一种开式系统,存在系统内水体温差变化大(-5~10℃)、水流冲击振动强,使用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长期运行中冷却盘管与框架接触部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从而导致冷却盘管的接触部位容易产生较大磨损,进而严重影响了冷却盘管及蓄冰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蓄冰装置的系统内水体温差变化大(-5~10℃)、水流冲击振动强,使用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导致冷却盘管与框架接触部位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从而导致该冷却盘管的接触部位容易产生较大磨损,进而严重影响冷却盘管及蓄冰装置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冰装置,分别与内含载冷剂的进口管和出口管相连,所述蓄冰装置包括多根冷却盘管、分别与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冷却盘管一端相连且中空设置的分液器、分别与所述出口管和所述冷却盘管另一端相连且中空设置的集液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冷却盘管的框架;其中,所述冷却盘管与所述框架的接触部位套设有弹性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圈沿所述冷却盘管延伸的方向设有开口,以便于所述弹性垫圈安装固定于所述冷却盘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圈为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盘管直径为4mm至8mm,所述弹性垫圈的内径为3mm至7mm。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多根横杆和与所述横杆正交布置的多根竖杆,所述横杆之间拉设有多根竖向限位线,各所述竖杆之间拉设有多根横向限位线,所述竖向限位线和所述横向限位线之间围合形成多个方型网格空间。
进一步地,各所述冷却盘管与所述竖向限位线和所述横向限位线的接触部位均套设有所述弹性垫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框架、所述竖向限位线或所述横向限位线上的多根绑扎线,各所述绑扎线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盘管上的弹性垫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冰装置,通过将冷却盘管与框架的接触部位套设一个弹性垫圈,避免了冷却盘管与框架的接触部位由于水流冲击振动及热变形导致的易磨损的技术问题,进而间接提高了冷却盘管及蓄冰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的一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的另一方向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的另一方向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区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