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视负压吸引气管异物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054.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庆波;杨丹;涂发平;万勇;胡建华;甘卫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南充聚力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许祥述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吸引 直视 钳叶 本实用新型 气管异物钳 果冻 最大限度减少 负压连接管 喇叭形扩口 不锈钢层 柔性塑胶 软塑胶层 软质异物 双层结构 橡胶垫圈 封堵帽 深蓝色 中空钳 异物 凹形 夹取 卡齿 扩口 内层 套接 无痕 咬合 座尾 破碎 玻璃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视负压吸引气管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钳管后端为喇叭形扩口,扩口与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4)上的橡胶垫圈套接,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中部设有一负压连接管口,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尾端设置一带柔性塑胶圈的玻璃封堵帽(1),所述钳叶为凹形钳叶,钳叶咬合面前端为卡齿,两侧为无痕齿,钳叶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薄硬的不锈钢层(15),其外被覆深蓝色薄软塑胶层(1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较低,效果良好,应用方便,在充分夹取果冻等软质异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异物破碎、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视负压吸引气管异物钳。
背景技术
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医生经常会遇到的危急重症之一,严重时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窒息死亡,极为危险,5岁以下儿童为本病的高发人群。气管异物的治疗措施为尽快安全准确的取出异物,缓解患者气道梗阻,去除气道感染源。气管吸入异物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类,前者包括花生、葵花籽、核桃等,这类异物形状固定、质地较硬,相对易于钳取;而软质类异物,形状可变,不易钳夹,却极易完全阻塞气道,例如果冻、粥类等。针对软质类异物,目前由于缺少设计更科学、合理的器械,手术治疗难度大,钳取困难,传统的异物钳容易导致异物破碎、脱落,而碎末可能吸入远端支气管造成终末支气管阻塞,难以处理。同时,我们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常常需要清理气道分泌物,以便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而传统的气管异物手术吸引管,仅能依靠声音及经验判定吸引分泌物及异物情况,不能直观看到分泌物,且一般情况下取异物与吸引气道分泌物不能同时进行,器械的反复更替和进出,占据了手术的宝贵时间,使得手术程序繁琐,甚至使操作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视下吸引及夹取气管异物(尤其是软质异物及某些表面光滑的圆形硬质异物)的直视负压吸引气管异物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视负压吸引气管异物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叶、中空钳管、铰轴销、拉杆,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通过铰轴销相连,固定手柄固定于中空钳管上,活动手柄通过其前端的套环与中空钳管套接,活动手柄上套环与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拉杆另一端在钳夹座的拉杆铰轴销位置与连接片一端固定连接,两连接片另一端再通过连接片铰轴销分别与两钳叶尾端连接,两钳叶尾端通过钳叶铰轴销固定于钳夹座上,钳夹座焊接固定于拉杆管与钳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钳管后端为喇叭形扩口,扩口与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上的橡胶垫圈套接,套接后中空钳管内套有直视负压吸引管,其中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中部设有一负压连接管口,直视负压吸引管管座尾端设置一带柔性塑胶圈的玻璃封堵帽,所述钳叶为凹形钳叶,钳叶咬合面前端为卡齿,两侧为无痕齿。
所述钳叶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薄硬的不锈钢层,其外被覆深蓝色薄软塑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性内镜篮形异物取出钳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圈形异物取出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