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防滑脱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8789.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褚婕;谷龙;黄亦宸;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A61M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器 垫片 夹头 固定夹 铰接盘 输液袋 弹簧 防滑脱 固定器 内表面 稳固 夹臂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垫片内表面 双重防护 锯齿形 磨砂层 圆环形 上端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防滑脱固定器。它包括稳固棒、输液袋固定夹、输液器固定夹;所述输液袋固定夹包括第一夹头、第一夹臂、第一铰接盘,所述输液器固定夹包括第二夹头、第二夹臂、第二铰接盘,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稳固棒连接所述输液袋固定夹和所述输液器固定夹,所述稳固棒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铰接盘中部、且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铰接盘中部,所述第一夹头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夹头呈方形,垫片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头内表面,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头内表面;所述第二垫片呈锯齿形,磨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垫片内表面。具有双重防护,有效避免输液器脱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输液器防滑脱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的治疗、抢救措施之一,输液器作为静脉输液工具被临床广泛使用,而临床上输液器滑脱可导致药液浪费、药品污染、血液回流及患者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治疗、增加更换输液器费用、以及增加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目前临床上,输液器头皮针那端连接患者静脉,输液器另一端大多是直接插入输液袋中,而大多输液器插入输液袋后并不稳固,一旦患者改变体位,特别是有长时间输液患者,夜间患者入睡不小心牵扯到输液器时,输液器很容易从输液袋中滑脱,导致输液器掉至患者床上或者直接掉至地上,导致输液器污染,患者药液浪费和回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器防滑脱固定器,双重防护,有效避免输液器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液器防滑脱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固棒、输液袋固定夹、输液器固定夹;所述输液袋固定夹包括第一夹头、第一夹臂、第一铰接盘,所述输液器固定夹包括第二夹头、第二夹臂、第二铰接盘,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二条第一夹臂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二条第二夹臂之间;所述稳固棒连接所述输液袋固定夹和所述输液器固定夹,所述稳固棒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铰接盘中部、且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铰接盘中部,二个螺母分别固定于所述稳固棒上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盘的上下端面,二个螺母分别固定于所述稳固棒下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盘的上下端面,所述第一夹头呈圆环形,所述第二夹头呈方形,稳固棒为金属稳固棒,输液袋固定夹为金属输液袋固定夹,输液器固定夹为金属输液器固定夹;垫片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头内表面,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头内表面;所述第二垫片呈锯齿形,磨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垫片内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可拆卸挡板固定于所述稳固棒侧面,所述可拆卸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夹臂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夹臂外侧。保护输液袋固定夹和输液器固定夹,防止发生意外拉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螺纹设置于稳固棒上。便于将螺母固定于稳固棒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铰接头设置于稳固棒上。不使用时,稳固棒通过铰接头折叠,节约空间,便于收纳放置或携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固定连接的输液袋固定夹和输液器固定夹的双重防护,有效防止输液器滑脱;
(2)操作简单易行,能保证安全,特别是在更换液体时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降低输液器滑脱风险,易被医护人员接受;
(3)避免输液器意外脱落后造成的输液器污染,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器脱落、药品和输液器被污染均易发生输液反应,如发热反应);
(4)适用范围广,适合各种型号的输液器或者输血器;
(5)制作成本较低,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便于临床应用,避免输液器滑脱导致的费用增加,减少患者住院治疗费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8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