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渔光互补光伏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745.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国联华光电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补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光互补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由于可利用土地的减少,许多光伏电站结合渔业,采用“渔光互补”的形式建设在原有鱼塘、河道内。在“渔光互补”项目上,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固定式单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太阳能支架,一般组件板通过压块或者螺栓固定在U型钢或者C型钢横梁上,横梁与桩顶的槽钢和由前支撑、后支撑、斜梁等U型钢(或者角钢、冷弯薄壁型钢)组成的三角支架固定,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大面积、大数量的打预制桩,桩一般都存在沉降大、前后左右桩位偏移大的质量通病,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安装方式很难进行位移、沉降的调节,对光伏支架安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渔光互补光伏支架结构,其方便实现位移沉降的调节,结构稳定可靠。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渔光互补光伏支架结构,其包括预应力桩,所述预应力柱上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安装有斜梁,所述斜梁上安装有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桩包括一个,所述预应力桩上固定套装有抱箍,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斜撑和前竖撑,所述后支架包括后斜撑和后竖撑,所述斜梁、前竖撑和后竖撑上均开设置有一排腰型连接孔,所述前斜撑、前竖撑、后斜撑和后竖撑的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斜梁,所述前斜撑、前竖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抱箍一侧,所述后斜撑、后竖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抱箍另一侧。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前竖撑、后竖撑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有的所述抱箍,所述前斜撑、后斜撑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抱箍;
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横梁和配套的螺栓螺母安装于所述斜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前支架和后支架安装在一个预应力桩的抱箍两侧,不存在桩位偏移大等问题,并且腰型孔的存在,前支架和后支架可以方便进行位移沉降的调节,前斜撑、前竖撑与斜梁的三角支撑结构,后斜撑、后竖撑与斜梁的三角支撑结构保证了整体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一种渔光互补光伏支架结构,其包一个预应力桩1,预应力柱1上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安装有斜梁2,斜梁2上通过横梁3和配套的螺栓螺母安装有光伏组件4,预应力桩1上固定套装有两个抱箍5,前支架包括前斜撑6和前竖撑7,后支架包括后斜撑8和后竖撑9,斜梁2、前竖撑7和后竖撑9上均开设置有一排腰型连接孔10,前斜撑6、前竖撑7、后斜撑8和后竖撑9的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斜梁2,前斜撑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下面的一个抱箍5一侧,前竖撑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两个抱箍5一侧,后斜撑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下面的一个抱箍5另一侧,后竖撑9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两个抱箍5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国联华光电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国联华光电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式光伏发电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