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688.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群;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65 | 分类号: | A01K61/6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淤泥 海床 重力 刚性 锚泊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海水养殖网箱的锚泊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
背景技术:
锚泊系统是网箱在水中的根基,其性能直接影响网箱的安全性。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网箱因锚泊系统失效而被风浪损毁、击沉的案例数不胜数。我国沿海年均遭受数个超强台风的袭击,台风路径影响范围内的海水网箱损毁严重,导致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如海南省的深水网箱养殖业在每年的超强台风中相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其中大部分受灾深水网箱是因锚固基础破坏而被吹走损毁的。虽然锚固基础的造价占整个网箱系统总价的比重不大,但其失效后导致整个网箱系统全军覆没,具有控制网箱全局稳定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海水网箱锚泊基础主要有三种方式:铁锚、木桩锚和水泥墩锚。其中铁锚借鉴于船舶的锚泊方法,锚体使用铸造件,锚泊力与锚体重量成正比,要获得足够的锚泊力需加大投资,重量较大的铁锚需专用工作船才能作业,且难以准确定位,优点是能用于海底较为复杂的海域;木桩锚价格相对便宜,一般要求木桩桩径大于40 cm、入土深度超过4.5 m、锚绳与水平海床夹角不大于17°,但其存在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和木桩容易腐蚀的缺点,适合于水深较浅且为泥沙底质的海域;水泥墩锚价格适中,锚泊力与水泥墩重量成正比,水泥墩底部与海床之间的吸附作用力有限,在恶劣海况下容易发生走锚现象,适合于沙泥或沙质底质的海域。
可见,性价比较高、使用较普遍的还是重力式水泥墩锚。但水泥墩锚的锚泊力取决于其体积与重量,个体重量越大所能提供的锚泊力越大。水泥墩锚的体积与重量越大,其制作、运输施工越困难。若能够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使单个配重块的重量较小,由较多的配重块累积成重量较大的锚泊基础,可使重力式锚泊基础能提供较大的锚泊力。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建筑垃圾含较多、重量较大的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沥青块等。若能把这些建筑垃圾应用至重力式网箱锚泊基础中去,废物再利用,为建筑垃圾的处理提供一种新途径,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
因此,有必要发展施工简便、造价低、锚泊力大的新型重力式网箱锚泊基础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其造价低,稳定性大,施工简便,能提供较大的锚泊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与网兜,基础框架整体呈带底半球弧形网状结构,基础框架顶部和外壁中部分别设有开口与系泊环,基础框架内套装有与其架内腔尺寸相匹配的带底半球弧形网状结构的网兜;工作时系泊环上系泊有锚链,基础框架沉至预定海域的海床上,基础框架上部开口的上方抛入压重袋并填满网兜内部空腔。
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框架采用钢管与钢筋在纵向与横向上交替焊接构成的带底半球弧形网状结构,其中钢管为基础框架的受力骨架,基础框架的顶部开口,基础框架的钢管外壁上设系泊环,系泊环位置处增设多道加固用斜向钢管连接。
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采用高强度纤维绳编织构成,网兜为与基础框架内腔相匹配的带底半球弧形网状结构,其网格尺寸比基础框架的网格尺寸小。
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重袋为装满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沥青块等建筑垃圾的编织袋或麻布袋,且所装建筑垃圾的最小粒径尺寸大于网兜的网格尺寸。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海床的重力式刚性锚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组装锚泊基础:
将网兜套入、均匀绑定在基础框架的内腔,网兜与基础框架的内壁接触紧密,再把锚链固定、系泊在基础框架的系泊环上;
2)、沉入预定海域:
在基础框架的顶部开口四周均匀的多根绑定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绑定颜色鲜艳的气球,把组装好的基础框架整体平稳的沉至预定海域的海床,使基础框架的底部处于水平状态,调节细绳的长度使各气球直立漂浮于海面;
3)、抛入压重袋:
各气球围成的内部区域即为基础框架上部开口的外轮廓区域,在海面向各气球围成的内部区域均匀、对称的抛入足够多的压重袋,使基础框架的内部空间装满压重袋;
4)、沉放姿态校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男鞋(GSH-L17216)
- 下一篇:女鞋(GSH-L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