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469.6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E02D2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水下 建筑 控压增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四恒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氧气对陆地生物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样的,水中的氧气含量对于水生生物来说同样重要。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下增氧工作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重视,比如,水下四恒建筑是一种恒温、恒压、恒氧和恒湿的建筑,为此需要在该建筑中安装增氧系统。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增氧系统不仅增氧不均匀、增氧效率低,导致设备的运行成本高,且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和造价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通过设置压力表,可实时检测氧气储存室内的压力信息,并通过控压阀及时调整四恒建筑本体内部的氧气,不仅增氧均匀,提高了增氧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造价低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包括四恒建筑本体、微孔增氧盘、增氧泵和氧气生成室,所述四恒建筑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底端延伸至四恒建筑本体内部并与微孔增氧盘相连接,所述输氧管的顶端延伸至四恒建筑本体的外部并与增氧泵相连接,所述增氧泵安装在氧气储存室内,所述氧气储存室的侧壁上安装有压力表,所述氧气储存室与氧气生成室相连接,所述四恒建筑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压阀。
优选的,所述微孔增氧盘包括底盘和微孔管,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微孔管,所述微孔管为呈圆形盘状结构,且微孔管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开口端与输氧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氧气生成室和氧气储存室均由防水壳体组合形成,所述防水壳体与控压阀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表,可实时检测氧气储存室内的压力信息,并通过控压阀及时调整四恒建筑本体内部的氧气,能够有效避免因增氧系统增氧不均匀及增氧效率低等原因而引起的设备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造价低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孔增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四恒建筑本体,2-微孔增氧盘,21-底盘,22-微孔管,221-开口端,222-封闭端,3-增氧泵,4-氧气生成室,5-输氧管,6-氧气储存室,7-压力表,8-控压阀,9-防水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技术方案:应用于水下四恒建筑的控压增氧系统,包括四恒建筑本体1、微孔增氧盘2、增氧泵3和氧气生成室4,所述四恒建筑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输氧管5,所述输氧管5的底端延伸至四恒建筑本体1内部并与微孔增氧盘2相连接,所述微孔增氧盘2包括底盘21和微孔管22,所述底盘21上安装有微孔管22,所述微孔管22为呈圆形盘状结构,且微孔管22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221和封闭端222,所述开口端221与输氧管5相连接,所述输氧管5的顶端延伸至四恒建筑本体1的外部并与增氧泵3相连接,所述增氧泵3安装在氧气储存室6内,所述氧气储存室6的侧壁上安装有压力表7,可以实时检测氧气生成室4内的压强,所述氧气储存室6与氧气生成室4相连接,所述氧气生成室4和氧气储存室6均由防水壳体9组合形成,所述四恒建筑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控压阀8,可以向四恒建筑内释放氧气,所述控压阀8与防水壳体9相连接,可以控制四恒建筑本体内部的压力。
工作原理:通过氧气生成室4生成氧气,并通过输氧管5将氧气增压储存和输送至氧气储存室6内,通过微孔增氧盘2向四恒建筑本体1内部输送氧气,当压力表7检测到四恒建筑本体1内部的压力太大或太小时,可通过控压阀8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增氧系统增氧不均匀及增氧效率低等原因而引起的设备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造价低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入式水管加药除垢装置
- 下一篇:活性砂曝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