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012.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明;昌伦杰;刘勇;于志楠;王宏;杨小华;牛阁;谷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领域,负压取样装置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工具。采用负压取样装置取样时,往往需要多次取样才能取到预设体积的样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取样装置只能单次取样,若多次连续取样,必须依靠以下操作程序实现:即采用负压取样装置取样结束后,需要将负压取样装置的取样部和动力部断开连接,排除动力部的负压后,再将负压取样装置的取样部和动力部重新连接后进行负压取样,以此往复,实现多次取样。因此,现有技术的负压取样装置取样时操作复杂,从而造成了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取样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负压取样装置取样时操作复杂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取样装置,包括:
取样结构、动力结构以及连接管线;所述动力结构包括活塞、活塞缸体和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缸体的内部,所述活塞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连杆用于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缸体的内部移动;
所述取样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管线与所述活塞缸体连接;
所述活塞缸体与所述连接管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缸体的侧壁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连接管线。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取样结构包括:进样部、样品存储部和出样部;
所述进样部和所述样品存储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样部与所述样品存储部的出口端连接;
所述样品存储部和所述连接管线连接。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进样部为进样管。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进样管为进样软管。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出样部包括出样管和出样阀门;
所述出样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样管上。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样品存储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样品存储部和所述连接管线连接处设置有捕雾网。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位置处还设置有收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结构、动力结构以及连接管线;动力结构包括活塞、活塞缸体和活塞连杆,活塞设置在活塞缸体的内部,活塞连杆与活塞连接,活塞连杆用于带动活塞在活塞缸体的内部移动;取样结构通过连接管线与活塞缸体连接;活塞缸体与连接管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活塞缸体的侧壁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一位置靠近连接管线。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取样装置在在多次取样时操作简便,从而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取样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取样装置可以包括:
取样结构11、动力结构12以及连接管线13;
动力结构12包括活塞121、活塞缸体122和活塞连杆123,活塞121设置在活塞缸体122的内部,活塞连杆123与活塞121连接,活塞连杆123用于带动活塞121在活塞缸体122的内部移动;
取样结构11通过连接管线13与活塞缸体122连接;
活塞缸体122与连接管线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4,活塞缸体的侧壁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第一位置靠近连接管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绳反折装置及纸袋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竖瓦楞纸板的连续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