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耗材废料自动回收粉碎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944.8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57 | 分类号: | B29C64/357;B29C64/35;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耗材 废料 自动 回收 粉碎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3D打印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耗材废料自动回收粉碎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3D打印其实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打印耗材(如PLA,ABS)在打印过程中原料经过热融后再经过喷头打印凝固成产品形态,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而在打印过程中,无论是耗材使用时剩下的角料还是打印产生的一些非合格试验品,都会造成耗材的浪费,这些耗材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简单的将其扔掉仍然造成了打印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减,且由于3D打印耗材多为塑料制品,扔掉后对环境污染较大,不容易降解。并且在会后的过程中,废料的表面上难免会附着一些灰尘等垃圾,需要对废料进行预处理,否则回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回收废料且能对废料进行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污染,节约成本的3D打印耗材废料自动回收粉碎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耗材废料自动回收粉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热处理装置和粉碎装置;
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清洗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传送带、清洗传送电机和两个清洗传送轮,其中一个所述的清洗传送轮通过皮带与清洗传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清洗传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清洗传送带的上方设有若干清洗喷嘴,所述清洗喷嘴通过支架固定在挡板上,所述清洗喷嘴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控水筐、干燥传送带、干燥传送电机和两个干燥传送轮,所述控水筐位于清洗传送带输出端的正下方,其中一个所述的干燥传送轮通过皮带与干燥传送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干燥传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干燥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烘干风机,所述干燥传送带末端的下方设有第一收料箱;
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筒壁内设有电磁加热器,所述加热筒的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呈漏斗状,所述加热筒内的轴线处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加热筒内,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有螺杆电机,所述螺杆电机固定在加热筒的一端,所述加热筒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挤出孔,所述挤出孔的下方设有第二收料箱;
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设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与粉碎箱箱体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粉碎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固定在粉碎箱的外壁上,所述粉碎轴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所述粉碎箱设有加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有加料盖和出料盖,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收料漏斗,所述收料漏斗下方设有第三收料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传送带下方设有回收池,所述回收池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水筐下方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上端设有控水盖,所述控水盖上设有若干控水孔,所述控水筐放置在控水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筒的外壁上设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有两层,两层所述的隔热层之间设有真空层,外侧的隔热层的外壁上设有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筒一侧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正对挤出孔的正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箱的箱壁上设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