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装置及包括该治疗装置的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846.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勋斌;黄勇;丁玎;初明星;孟庆强;索元震;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勇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郝文博;肖淑芳 |
地址: | 21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照射 治疗装置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治疗设备 磁体安装 壳体内部 模块安装 模块耦合 穿戴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供用户穿戴在头部;磁体,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和近红外照射模块,所述近红外照射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朝所述壳体内部发射近红外照射;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近红外照射模块耦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治疗装置的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磁一体化颅脑刺激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治疗设备,用所述装置能够刺激患者头部内的多个区域以达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目的。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痴呆,其发病进程缓慢并随着时间不断恶化,早期症状是出现短期记忆受损。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定、难以自理和行为异常等,最终丧失身体机能并导致死亡。阿尔兹海默病的成因至今仍然不明,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多种。医学上认为,该疾病的进程可能主要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斑块沉积有很大关系,该蛋白已经被证实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它可以破坏神经组织结构。另外通过影像学对大脑的扫描图可以看出由于脑神经活动减少导致大脑皮层的退行性萎缩。阿尔兹海默病在65岁以上老人中约有6%的发病率,也有部分患者在65岁之前就发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全球和中国都在不断增多,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目前,阿尔兹海默病在临床上已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试图延缓疾病进程,治疗效果有限,还并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可以完全阻止阿尔兹海默病的发展,更不能逆转。现有的治疗药物,如胆碱酯酶拮抗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都有较大的副作用,这些药物对病人来说,甚至可能会加重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现阶段,世界上还有一些在研发中的针对阿尔兹海默病人脑神经细胞内变异蛋白质的药物,在实验老鼠上看到一些效果,但人体试验成功的案例并没有报道。
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出现运用物理因子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方法,例如,近红外光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治疗等。近红外光治疗法被报道可以有效的清除大脑皮层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沉积,而该蛋白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的重要成因之一,该治疗方法还可以提升脑动脉血流量,改善大脑皮质供血情况,但对于患者脑神经的功能活动减弱和退化没有明显的改善。经颅直流电刺激效果只能到达大脑皮层,而一些功能网络所涉及到的深部脑区,如前额叶内侧、岛叶、扣带回等部位,不能再进一步涉及。而经颅磁疗法可产生快速变化的感应磁场,作用于大脑并在脑内产生弱的反向平行感应电流,可影响大脑皮层内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或抑制,使大脑生理和功能改变,但高频度重复的经颅磁刺激容易引起患者头疼、恶心甚至有引发癫痫的可能性,这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已经发展了一些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无创物理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而且无论单独实行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只能在该病的某一方面起作用,而不能针对目前已经被认知的病因进行一个综合系统的治疗。本实用新型旨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次治疗过程中,既能够做到清除致病因子之一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沉积,又能够兴奋神经活动,达到1+1>2的治疗效果。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实用新型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供用户穿戴在头部;磁体,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近红外照射模块,所述近红外照射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朝所述壳体内部发射近红外照射;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近红外照射模块耦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磁体为电磁线圈,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磁线圈耦合,控制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近红外照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未经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太赫兹波能理疗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捶打按摩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