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671.7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蒲栋;周新喜;王宗昌;任广强;刘彬;苏晓峰;孙彦;张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废排装置一般安装在车车辆顶部,排风型式为顶排式,不但增加了废排装置进水的隐患,同时也使得车辆高度增加,占用了较大的车顶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占用车顶空间,且可有效解决漏水问题的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设置于车顶内装板上方,由废排风机、排风口及用于连接废排风机和排风口的风道组成,所述排风口设置车体侧墙上,所述风道包括连接废排风机与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第一风道和安装在车体侧墙钢结构内与排风口连接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为向下倾斜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废排风机通过安装座吊挂在车顶钢结构上。
进一步,所述废排风机为轴流风机。
进一步,在所述排风口处设置迷宫式废排格栅。
进一步,所述迷宫式废排格栅由边框及中间的过滤叶片组成,所述过滤叶片包括三层水杯式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边框上设置有水流出的开口。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将废排的排风口设置在侧墙上,并将废排风机可安装于车内,风道采用向下倾斜的结构,有效解决了轨道车辆废排易进雨水等问题,无论是在雨天或者列车清洗时,均无进水隐患。同时,该废排装置仅在车体侧墙上安装废排格栅,取消原有的安装在车顶的废排风帽,不但有益于车辆整体美工效果,还可以降低车辆高度,满足车辆限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废排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废排格栅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车顶内装板1,废排风机2,排风口3,车体侧墙钢结构4,第一风道5,第二风道6,法兰7,废排格栅8,安装座9,车顶钢结构10,边框11,过滤叶片12,开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新型废排装置,设置于车顶内装板1的上方。由废排风机2、排风口3和风道组成,其中,排风口3设置在车体侧墙上。
风道分成二段,分别为用于连接废排风机2与车体侧墙钢结构4的第一风道5、安装在车体侧墙钢结构4内与排风口3连接的第二风道6。第一风道5与废排风机2之间及第一风道5与第二风道6之间均通过法兰7密封连接。车内废气在废排风机2的作用下,由车顶内装板1的缝隙进入车顶内装板1上方,并依次经过第一风道5和第二风道6由排风口3排出车外。还可以在车内的座椅下方等设置车内废排口(图中未示出),车内废排口通过车内废排风道与废排风机2连接,车内废气在废排风机2的作用下,从车内废排口进入车内废排风道,再依次经过第一风道5和第二风道6由排风口3排出车外。
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5和第三风道6均为向下倾斜的结构,有效解决了轨道车辆废排易进雨水等问题,无论是在雨天或者列车清洗时,均无进水隐患。
本实施例中,废排风机2采用轴流风机,与空调机组共同作用,保证车内始终处于微正压的状态。废排风机2通过安装座9吊挂在车顶钢结构10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排风口3处设置迷宫式废排格栅8,迷宫式废排格栅8包括边框11和中间的过滤叶片12组成。在边框11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口13,利于水的流出。过滤叶片12为水杯式,分三层设置,按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层和第三层的过滤叶片12正对设置,第二层的过滤叶片12与其它两层错开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
该装置将废排的排风口3设置在车体侧墙上,并将废排风机2可安装于车内,风道采用向下倾斜的结构,有效解决了轨道车辆废排易进雨水等问题,无论是在雨天或者列车清洗时,均无进水隐患。同时,该废排装置仅在车体侧墙上安装废排格栅8,取消原有的安装在车顶的废排风帽,不但有益于车辆整体美工效果,还可以降低车辆高度,满足车辆限界要求。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