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384.4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田鸣;朱为坤;石志磊;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4 | 分类号: | H01B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色 挤出 绝缘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铜资源的不断减少,铝合金电缆逐渐被市场接受。目前大部分的铝合金电缆的绝缘分色都是采用单色条双色线的分色方式,即其中主体色为黑色,色标线为红、黄、绿、蓝。传统色条挤出模具设计中往往都采取在模套或模头上端直接打孔注分色料,分色料进入模头或模套内的方向垂直向下,在分色料阻止主色料流水平运动的同时由于自身消耗能量过大导致其无法较大范围的向四周扩散,最终导致挤出后色条较窄,约占线芯圆周的25%左右,使得在电缆敷设安装时各种线芯之间很难辨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色条占比更大、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包括圆环状的模具件1,所述模具件1的中部设有可供电缆绝缘线芯和主色料通过的内孔11,在模具件1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注入槽13,所述的注入槽13沿模具件1的外表面延伸并形成开口16,用于分色的色条料通过注入槽13能够与主色料同方向流动,色条料通过开口16与主色料相接触并均匀覆盖在主色料的表面,所述内孔11的一侧为入口端A,另一侧为出口端B,绝缘线芯从入口端A进入从出口端B挤出,注入槽13设置在出口端B一侧的模具件1的端部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注入槽13所占的弧长不小于模具件1弧长的30%。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线芯包括导体3,在导体3的外部设有本绝缘模具的模芯柱2,所述的主色料位于模芯柱2与内孔11的内壁之间并沿入口端A向出口端B流动。
优选的,所述注入槽13的一侧沿模具件1的外表面向入口端A延伸并形成挡壁14,注入槽13的另一侧向出口端B延伸至模具件1的边缘并形成开口16。
优选的,所述开口16下方的设有汇流壁15,所述的汇流壁15为开口16与内孔11的内壁之间的模具件1的侧壁。
优选的,在内孔11靠近入口端A一侧的内壁上设有内接触壁12,所述的内接触壁12是圆锥面,该圆锥面由入口端A向出口端B缩小。
优选的,所述注入槽13沿模具件1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模具件1轴向长度的20%。
本实用新型的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通过在模具件上沿其外表面设置注入槽,使得用于分色的色条料在与主色料接触之前的流动方向与主色料的流动方向一致,使得色条料能够在主色料的表面上进行较大范围的扩散,同时,通过注入槽所占的弧长不小于模具件弧长的30%,使得在单色条双色线的绝缘线芯中单色条占比超过30%,相比于传统的单色条占比更大,从而大大缩短了电缆在敷设安装时线芯之间的辨识时间并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色条挤出双色绝缘模具包括圆环状的模具件1,所述模具件1的中部设有可供电缆绝缘线芯和主色料通过的内孔11,在模具件1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注入槽13,所述的注入槽13沿模具件1的外表面延伸并形成开口16,用于分色的色条料通过注入槽13能够与主色料同方向流动,色条料通过开口16与主色料相接触并均匀覆盖在主色料的表面,所述内孔11的一侧为入口端A,另一侧为出口端B,绝缘线芯从入口端A进入从出口端B挤出,注入槽13设置在出口端B一侧的模具件1的端部外表面上,并且注入槽13所占的弧长不小于模具件1弧长的3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件1上沿其外表面设置注入槽13,使得用于分色的色条料在与主色料接触之前的流动方向与主色料的流动方向一致,使得色条料能够在主色料的表面上进行较大范围的扩散,同时,通过注入槽13所占的弧长不小于模具件1弧长的30%,使得在单色条双色线的绝缘线芯中单色条占比超过30%,相比于传统的单色条占比更大,从而大大缩短了电缆在敷设安装时线芯之间的辨识时间并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吊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吊钩防脱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