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270.X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安军;金永平;顾昀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闻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K5/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rto 联用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气广泛存在于化纤厂、炼油厂、炼化厂、采油厂、油漆厂、漆包线厂等污染源中,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危害。申请号为200610096110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气的除油方法,将含油废气从核桃壳填料中通过,并经在核桃壳填料上方的雾化喷淋装置喷淋处理。本发明利用核桃壳表面对油的吸附作用,捕捉含油废气中的油,从而达到净化含油废气的目的。该发明需要消耗并非常见替代物的核桃壳,而且吸附的废油难以分离回收利用。申请号为2015103553186的发明提供一种热定型机高温含油废气的净化方法及其装置,高温含油废气通过气-水热管高效换热装置回收废气中的热能并使废气中的部分组分凝结;再经新型脱油除尘设备脱除废气中大颗粒固态粒子和凝结的液态油粒;然后通过装有苎麻纤维管的苎麻过滤器进行细过滤,以进一步去除废气中的细微尘粒。但该发明能耗较高、设备比较复杂。另外,现有的其他设备对含油废气进行处理后,通常直接将其排入大气中,而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地回收处理,不符合资源节约的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对含油废气进行处理的同时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RTO焚化设备其中RTO焚化设备采用三室结构,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以及两个氧化室;废气排放口连接至静电除油装置的进气口,静电除油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进气管,并在主风机的牵引下分三路分别接入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上的进气口,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上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接入排气管;清扫气源通过管道分三路分别接入RTO焚化设备的清扫气进口;RTO焚化设备的每个进气口、出气口和清扫气进口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高温气体,并非限定其具体温度数值,仅用于说明其温度比常温高,具体温度数值由各自的具体工况所决定。本实用新型中废气排放口也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必要的一个部件,而是为了更清楚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而采用的表述方式,其可以是废气排放源中本身存在的烟囱、排气口等设施。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阀门为气动三通阀,气动三通阀的压缩空气入口均连接至同一条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一端连接压缩空气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空气源为压缩空气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扫气源为清扫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管末端接入排气筒。
作为优选,所述的RTO焚化设备的高温气体出口还在主风机牵引下直接接入排气管,高温气体出口设置直排阀门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RTO焚化设备为三室蓄热室废气焚烧炉。
作为优选,还设有PLC控制装置,用于对废气处理装置中的各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将含有废气的处理工艺划分为静电除油和蓄热式焚烧两部分,通过各部分的有机配合,实现了含油废气的高效处理和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效果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废气入口1、静电除油装置2、压缩空气机3、清扫风机4、燃烧物质入口5、RTO焚化设备6、主风机7、排气筒8、控制阀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静电除油和RTO联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工厂的废气排放口1连接至静电除油装置2的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闻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闻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2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复合物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在线硅膜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