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194.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明阳;牟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巷道 型钢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及隧道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
背景技术
在矿山巷道和隧道工程建设中,顶板脱落以及两帮大变形是影响巷道及隧道安全使用的主要问题,隧道以及矿山巷道的支护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在矿井巷道二次支护以及穿山隧道支护工程中,U型钢支架的支护强度高,维修量小,可重复利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护方式之一。
U型钢支架最佳的受力状态是支架外表面与围岩完全接触,从而使其均匀受压,避免支架表面出现应力集中。当作用于U型钢支架上的围岩压力值达到一定值时,支架就会产生压缩,使围岩作用于U型钢支架上的压力下降,从而避免围岩压力大于U型钢支架的承载力而使支架破坏。现有的U型钢支架通常由连接件将顶梁、柱腿连成一个整体,对巷道大面积的稳固来压能够进行有效支护,但受采动影响,巷道内部来压是不能准确预测的,传统U型钢支架在受到集中矿山压力作用时,易造成支架被压垮,局部失稳现象的发生,影响巷道的支护效果,更换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均衡受力的加强型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支护效果好且具有柔性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侧向支撑强度,能够对局部高应力能量进行吸收,实现减少局部变形的目的,从而增强U型钢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实现安全支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包括:顶梁,柱腿,支架连接件,内部支撑部件。所述顶梁及柱腿采用U型钢,U型钢支架外侧与巷道周围围岩接触面上涂有负泊松比泡沫,顶梁与柱腿连接段有相同的曲率;所述支架连接件是与顶梁及柱腿截面形状相同的U型套筒,套筒长200mm,内涂负泊松比泡沫,套筒内径等于顶梁及柱腿外径;所述内部支撑部件呈稳定的三角形,包括支撑杆以及支撑杆连接件,支撑杆材质为U型钢,支撑杆两端均预留螺栓孔,支撑杆连接件设在支架连接件外,其内径与支架连接件外径相同,接口处预留与支撑杆相同的螺栓孔,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件通过螺栓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顶梁与柱腿搭接后通过支架连接件相连,支架连接件为不锈钢套筒,U型钢支架外侧以及套筒内侧均涂有负泊松比泡沫,由于负泊松比材料承受外压时横向膨胀的特性,不仅能够使顶梁与柱腿更好的连接,同时能够吸收和抵消外力,提高套筒、顶梁以及柱腿的抗负载能力。U型钢支架内部设置了柔性支撑部件,当顶板及两帮局部来压时,支撑杆具有一定的摩擦工作阻力和可伸缩量,能够有效提高U型钢支架的侧向支撑强度,避免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增强其整体稳定性。整个U型钢支架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对隧道及矿山巷道进行支护,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梁,2-柱腿,3-套筒,4-负泊松比泡沫,5-支撑杆,6-支撑杆连接件,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改进的巷道用U型钢支架,包括:顶梁1,柱腿2,支架连接件,内部支撑部件。所述顶梁1及柱腿2采用U型钢,外侧与巷道周围围岩接触面上涂有负泊松比泡沫4,顶梁1与柱腿2连接段有相同的曲率;所述支架连接件是与顶梁1及柱腿2截面形状相同的U型套筒3,套筒3长200mm,内涂负泊松比泡沫4,套筒3内径等于顶梁1及柱腿2外径;所述内部支撑部件呈稳定的三角形,包括支撑杆5以及支撑杆连接件6,支撑杆5材质为U型钢,支撑杆5两端均预留螺栓孔7,支撑杆连接件6设在支架连接件外,其内径与支架连接件外径相同,接口处预留与支撑杆相同的螺栓孔7,支撑杆5与支撑杆连接件6通过螺栓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变形缝防水构造具体施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安装时,首先是顶梁1的安装,先将顶梁1的两端进行搭接,然后从一端套上套筒3,套筒3内侧涂有负泊松比泡沫4,且套筒3内径与顶梁1外径一致,能够保证顶梁1的紧密连接;其次是顶梁1与柱腿2的安装,与顶梁1安装方法相同,先将柱腿2与顶梁1另一端进行搭接,然后从柱腿2另一端套上套筒3,同样套筒3内侧涂有负泊松比泡沫4,且套筒3内径与顶梁1及柱腿2外径一致,能够保证顶梁1与柱腿2紧密连接,另一侧顶梁1与柱腿2的安装采用相同方式操作;最后是内部支撑部件的安装,先将支撑杆连接件5套在套筒3外侧,取以一支撑杆5,使支撑杆5与支撑杆连接件6的螺栓孔7对准,用螺栓拧紧,其他两根支撑杆5采用相同方法操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介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思路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及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横洞防坍塌装置
- 下一篇:盾构始发钢管片负环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