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用的控制电缆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190.4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6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耀辉光机电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25/00;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控制 电缆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的控制电缆总成。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
航空发动机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总控制系统连接各种传感器或调节发动机运行状态的相关执行机构,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分别采用独立的电缆连接,这样会导致电缆凌乱,安装连接不便,尤其是对于增强型航空发动机,其线路更加复杂,为后续的维护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的控制电缆总成,其将多个分电缆集合在一起,使安装连接方便,便于后续的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的控制电缆总成,包括有安装盒、第一分电缆、第二分电缆、第三分电缆、第四分电缆、第五分电缆、第六分电缆、第七分电缆、第八分电缆以及第九分电缆;
该安装盒上具有第一插座、第二插座、第三插座、第四插座和第五插座;
该第一分电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头,该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座配合对插,第一分电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头;该第二分电缆、第三分电缆、第四分电缆、第五分电缆、第六分电缆、第七分电缆、第八分电缆和第九分电缆均与安装盒导通连接,第二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第三插头,第三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第四插头,第四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第一弯式插头,第五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第五插头,第六分电缆的尾端连接第六插头,第七分电缆的尾端连接第七插头,第八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接线片,第九分电缆的尾端连接有第八插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位于安装盒的底面,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位于安装盒的前侧面上,该第五插头位于安装盒的左侧面上,该第二分电缆、第三分电缆、第四分电缆和第九分电缆均伸出安装盒的右侧面,该第五分电缆、第六分电缆、第七分电缆和第八分电缆均伸出安装盒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电缆、第三分电缆、第四分电缆和第九分电缆通过固定夹并排夹持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五分电缆、第六分电缆和第七分电缆通过固定夹并排夹持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一防波管,第二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二防波管,第三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三防波管,第四分电缆外包裹有第四防波管,第五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五防波管,第六分电缆外包裹有第六防波管,第七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七防波管,第八分电缆外包裹有第八防波管,第九分电缆外包裹有第九防波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电缆总成将九个分电缆集合在一起,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运行时排气温度、滑油温度、转速、燃油和滑油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对其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电缆总成的各分电缆整齐有序,安装连接方便,适合用于航空发动机,并为后续的维护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安装盒11、第一插座
12、第二插座13、第三插座
14、第四插座15、第五插座
21、第一分电缆211、第一防波管
22、第二分电缆221、第二防波管
23、第三分电缆231、第三防波管
24、第四分电缆241、第四防波管
25、第五分电缆251、第五防波管
26、第六分电缆261、第六防波管
27、第七分电缆271、第七防波管
28、第八分电缆281、第八防波管
29、第九分电缆291、第九防波管
31、第一插头32、第二插头
33、第三插头34、第四插头
35、第一弯式插头36、第五插头
37、第六插头38、第七插头
39、接线片40、第八插头
41、固定夹42、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耀辉光机电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耀辉光机电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废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生物质气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