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4727.5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渊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脱模 高效 产品 倒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用于模具。
背景技术
产品该胶位处采用常规的滑块结构,内外两层圆环筋会包紧滑块,滑块抽出时会将外层圆环筋根部拉伤发白,不能成型合格产品,并且加大筋的脱模角度也无法解决拉伤问题,由于客户车灯总成开发进入尾声,产品结构很难更改,模具开发几乎失败,从而导致客户项目开发延迟或失败,会造成公司信誉受损和巨额赔款。
中国专利201310740493.8,公开一种脱模装置,用于模具中注塑工件的脱 模,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模具的一侧,并可相对于所述模具上下移动;挡块,设置于所 述模具和所述底座之间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尺寸小于 所述注塑工件与所述挡块接触端的尺寸;驱动组件,与所述模具的镶针在所述模具的腔体外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镶针可穿过所述挡块上的通孔伸入所述模具的腔体中,并可相对于所 述底座水平移动;顶针,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此结构相对复杂,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二次脱模,保证产品质量,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包括前模、后模和产品,所述的产品设在前模与后模间,还包括滑块,所述的滑块的上端设有可位移的芯子,所述的滑块与芯子的外壁分别与产品触接,所述的芯子的尾部设有与芯子相固定的限位螺栓,所述的限位螺栓外套有与滑块呈弹性连接的弹簧,所述的限位螺栓的尾部通过限位杆呈活动式挡接,所述的限位螺栓带动芯子进行位移,所述的滑块中设有带动滑块进行位移的顶针。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螺栓的外端伸出滑块,所述的前模与后模闭合时的间距为1mm。
模具结构简单,作用原理巧妙。该产品内外圆环筋较深,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冷却后,因冷却收缩而造成内外两层圆环筋对滑块包紧力过大,造成滑块脱出时将圆环筋根部拉伤发白。本次发明模具巧用此结构,将内外两层圆环筋对滑块的包紧力分解成两次先后作用于产品,从而减小产品同一时间受到的最大力,成功解决产品内外圆环筋脱滑块过程中对产品作用力过大而将圆环筋和产品连接位置拉伤,成功解决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结构紧凑,提升加工效率高,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包括前模1、后模2和产品3,所述的产品3设在前模1与后模2间,还包括滑块4,所述的滑块4的上端设有可位移的芯子5,所述的滑块4与芯子5的外壁分别与产品3触接,所述的芯子5的尾部设有与芯子5相固定的限位螺栓6,所述的限位螺栓6外套有与滑块4呈弹性连接的弹簧7,所述的限位螺栓6的尾部通过限位杆8呈活动式挡接,所述的限位螺栓6带动芯子5进行位移,所述的滑块4中设有带动滑块4进行位移的顶针9。
所述的限位螺栓6的外端伸出滑块4,所述的前模1与后模2闭合时的间距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4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晶肴肉批量划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