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4722.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王云超;亢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华鑫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H01M4/139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电子设备 复合 石墨 负极 材料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常见电器通讯设备中,随着人们生活多样化及节奏的加快,希望电池充电时间更短,同时保证充完电后单次使用时间长,因此需要具有更高充电性能、更高放电容量和更长使用寿命的电池为这种设备和装置提供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充电特性、电池容量、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大,急需提高负极材料的充电特性、同时保持高容量及优越的循环性能,而具有该优越性能的电池,而现有技术中往往缺少相应的制造条件和相关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加工系统,以实现加工出一种负极材料的充电特性、同时保持高容量及优越的循环性能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加工系统,混合搅拌反应釜的出料口连接石墨颗粒制粒机,入料口连接二次颗粒人造石墨生产装置和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所述混合搅拌反应釜安装有搅拌其内部物料的搅拌元件;所述二次颗粒人造石墨生产装置包括粉碎搅拌机和对粉碎搅拌机的成品进行加热粘接的第一高温石墨炉;所述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沿物料流经顺序依次包括粉碎除杂机、球化机、第二高温石墨炉;所述粉碎搅拌机上设有油系石油焦进料口和包裹粘接剂添加口;所述第二高温石墨炉上还设有石墨粘接剂添加口。
优选的,所述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内设有辅助支路,所述辅助支路上设有阀门,辅助支路入口并联于粉碎除杂机的出口,辅助支路出口并联于球化机的出口。所述第一高温石墨炉、第二高温石墨炉和混合搅拌反应釜内都装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搅拌元件的搅拌桨为螺旋叶片状,在螺旋叶片上设有料孔,所述搅拌桨的最大宽度小于混合搅拌反应釜内径。
本技术方案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取得了复合二次颗粒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适用于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得到放电容量340 mAh/g、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超过80%、适用于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项目的研发试制工作已经完成,形成新产品复合材料,取得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一项检验报告,并进行批量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客户要求,客户反馈满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两类颗粒的相互粘接,提高了产品整体的质量,成本低,两种原材料相互促进,提高了石墨容量,并解决了石墨倍率性能差、大电流充放性能、压实性能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搅拌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1.混合搅拌反应釜;2.石墨颗粒制粒机;3.二次颗粒人造石墨生产装置;4.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31.第一高温石墨炉;32.粉碎搅拌机;33. 油系石油焦进料口;34.包裹粘接剂添加口;5.搅拌元件; 41.粉碎除杂机;42.球化机;43. 第二高温石墨炉;44.石墨粘接剂添加口;45.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加工系统,混合搅拌反应釜1的出料口连接石墨颗粒制粒机2,入料口连接二次颗粒人造石墨生产装置3和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4,混合搅拌反应釜1安装有搅拌其内部物料的搅拌元件5;二次颗粒人造石墨生产装置3包括粉碎搅拌机32和对粉碎搅拌机32的成品进行加热粘接的第一高温石墨炉31;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4沿物料流经顺序依次包括粉碎除杂机41、球化机42、第二高温石墨炉43;粉碎搅拌机32上设有油系石油焦进料口33和包裹粘接剂添加口34;第二高温石墨炉43上还设有石墨粘接剂添加口44。
二次颗粒复合石墨生产装置4内设有辅助支路,辅助支路上设有阀门45,辅助支路入口并联于粉碎除杂机41的出口,辅助支路出口并联于球化机42的出口。该支路可选择形的启闭,使反应釜内存在两种物料或三种物料,形成最后的不同等级的成品,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
第一高温石墨炉31、第二高温石墨炉43和混合搅拌反应釜1内都装有温度测量装置。
如图2所示,搅拌元件5的搅拌桨为螺旋叶片状,在螺旋叶片上设有料孔,搅拌桨的最大宽度小于混合搅拌反应釜1内径。该设计保证了混料的均匀。
工作过程中,结合加工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油系石油焦经过粉碎,然后经过添加包覆粘接剂,进行包覆、粘接,再经高温石墨化制得二次颗粒人造石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华鑫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华鑫电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4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